中国油价调整准则是什么-中国油价调整准则是什么时候颁布
1.中石油目前的经营状况如何?
2.关于中国石化的问题~~
3.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谁大?
中石油目前的经营状况如何?
中石油一般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以油气业务、工程技术服务、石油工程建设、石油装备制造、金融服务、新能源开发等为主营业务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油气生产商和供应商之一。
2018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4名。标普全球普氏能源公布的2018年全球能源公司250强榜单,中石油排名第47位。“”中国企业100强榜单排名第3位。2019年12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入选2019中国品牌强国盛典榜样100品牌。 2020年5月13日,中国石油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第32位。2020年9月28日,入选2020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排名第3位。2021年5月,加入中国油气企业甲烷控排联盟。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4位。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11-1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关于中国石化的问题~~
转中石化之基本面指标分析篇
09 年1 季度利润大幅增长
中国石化 09 年1 季度国际会计准则下盈利同比增长85%至112.2 亿人民币。中国会计准则下盈利同样同比增长85%至111.9 亿人民币。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主要是因为09 年开始中国政府对主要成品油执行更加严格的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定价机制后,公司的炼油业务扭亏为盈。虽然盈利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但盈利结构差异很大。勘探及生产业务的表现优于预期,但炼油及销售业务的盈利低于预期。我们认为,这部分是由于实现油价高于预期,期内公司实现油价较辛塔油价的折让幅度由去年4 季度的4.0 美元/桶缩窄至1.5 美元/桶。08 年3 季度油价开始下跌以来,这一折让幅度就开始缩窄。
国际会计准则下,勘探及生产业务 09 年1 季度经营利润同比大幅下降76%至28 亿人民币。盈利的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实现油价同比下降58%至32.9 美元/桶,同时,开采成本同比上升5%至 12.5 美元/桶。由于一些工业客户的需求疲软,天然气产量同比下降4%。
09 年1 季度,国际会计准则下,炼油业务录得经营利润73 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206 亿人民币经营亏损出现较大逆转。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主要是由于中国政府对主要成品油执行严格的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定价机制。但是,由于需求疲软,公司的原油加工量同比减少3%。特别是,公司提高了汽油在产品组合中的占比,而将柴油产量削减了9%,这是由于后者的需求与出口和工业活动关系更加紧密。
09 年1 季度,国际会计准则下,销售业务经营利润同比下滑65%至38 亿人民币。盈利的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政府某种程度上确保了国内炼油企业的最低利润后,供给增加从而导致市场竞争加剧。特别是,利润率较高的零售业务销量同比下滑了14%。期内,公司的售价未能达到政府的最高零售限价。
09 年1 季度,国际会计准则下,化工业务经营利润同比大幅增长81%至28 亿港币。由于产品价格反弹及给料价格上升幅度较小,化工业务经营利润率由去年同期的2.5%提高至了7.5%。
By 中银国际
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谁大?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 )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注册资本1049亿元,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包括:实业投资及投资管理,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采、储运(含管道运输)、销售和综合利用,石油炼制,汽油、煤油、柴油的批发,石油化工及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储存、运输,石油石化工程的勘探设计、施工、建筑安装,石油石化设备检修维修,机电设备制造,技术及信息、替代能源产品的研究、开发、应用、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是中国第三大国家石油公司,负责在中国海域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及天然气资源,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气生产商。公司成立于1982年,注册资本500亿元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现有员工3.7万人。
中海油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由一家单纯从事油气开采的纯上游公司,发展成为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的综合型企业集团,形成了油气勘探开发、专业技术服务、化工化肥炼化、天然气及发电、金融服务、综合服务与新能源等六大良性互动的产业板块。近年来,通过改革重组、资本运营、海外并购、上下游一体化等战略的成功实施,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综合竞争实力不断增强,逐渐树立起精干高效的国际石油公司形象。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集团)是一家世界领先的集石油和天然气上下游业务、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石油物资装备制造和供应于一体的综合性能源公司。在世界50家大石油公司中排名第9位。
中国石油集团每天为社会提供超过219万桶原油和28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加工原油180万桶。
中国石油集团目前在海外22个国家开展石油投资活动
未来10-20年,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发展,关键不在于产量、储量、销售额、总收入、净利润、税收、分红、债务、投资、成本、并购、作业区域、公司结构、改制、员工薪酬等等,关键在于——
油价
个人认为,油价如果好,公司就会好,油价跌到10美元,大家都要买中东的便宜油了,三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现在利比亚沙特的桶油成本只有0.7到1美元/桶,几十年都不搞勘探,潜力很大,如果他们都使一半劲,全世界的石油公司一半倒闭。
H股持续3年多上涨,静态比较三大石油国企股(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国际油气公司的盈利估值指标和资源估值指标,国企石油股难言明显的低估或高估。但动态看,国企石油股仍因其业绩改善潜力和高增长率而继续拥有估值吸引力。因此,我们继续看好石油股。
静态估值已无优势
经过H股持续3年多的上涨,静态比较三大石油国企股和国际油气公司的估值指标,国企石油股的估值优势已不复存在:
国际一体化油气公司基本定价为10倍PE;2.5~3.0倍PB;国际独立油气公司基本定价为8~9倍PE。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定价与此相仿。
从油气资源价值重估的角度来看,国际一体化油气公司的“股价/每股储量”、“企业价值/总储量”为15倍附近;国际独立油气公司的相应指标分别为10.8和13.7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定价与此相仿,未见明显低估或高估。而在“企业价值/油气产量”中,三家国企股的倍数还略高于国际同行。
一体化公司的盈利指标估值和储量指标估值之所以高于独立油气公司,原因在于:(1)目前油价处于高峰期抬高了油气业务的业绩、(2)一体化公司拥有下游业务,下游业务业绩增长小于上游。与国际一体化公司业务结构相比,中石油上游业务收入份额高于国际同行,下游业务收入份额低于国际同行;中国石化相反。因此,中石油的估值倍数理论上应低于国际同行;而中国石化应高于国际同行。
总之,从盈利估值指标和储量指标来看,国企石油股的估值已经和国际石油公司估值相对接近,已不存在明显的低估或高估。
高增长率提高估值
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的每股收益在特殊的政策环境下被低估。
由于国内过去两年多对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的控制,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下游业务被人为压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下游业务的经营利润份额要远小于其应有份额。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改革正在推进,预期在两年内,炼油和销售业务可望回归正常。估计可提高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业绩约20%。
国企股成长性优于国际同行
以2005年数据为例,中石油、中石化之收入增长率,中海油之收入增长、盈利增长率都要明显高于国际同行。若以未来预期为考量,三大国企股EBITDA、净利润仍维持增长,而国际同行均为负值(低增长率是因为分析师对油价看跌的判断;若油价稳定,以上公司都会继续增长)。
因此,考虑到国内成品油价格改革对油气下游业务盈利的改善作用和国企石油股的高成长性,国企石油股有理由享受到更高的定价倍数。在目前国际油气公司估值不变之背景下,还可有20%的估值提高空间。
中国石化A股跟随H股波动是市场生态规则,维持“港股价×(0.90~0.95)×(1+股改对价)的基本定价准则。股改后目标价为5.0~5.5元;12月目标价为6.0~6.5元。
目前中国石化A股的超额收益已经不大,但由于股改和市场指标股的作用,中国石化目前的优势体现在低风险稳定回报、而非高风险高回报上;而远期还有融资融券、T+0、内外资所得税并轨等系列利好。因此继续维持对中国石化的增持建议。未来两年中国石化A股的年均回报15~20%。
三大国企石油股估值及投资评级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价格(元) PB 05EPS 06EPS 07EPS 05PE 06PE 07PE 建议
0857.HK 中石油 8.70 3.02 0.75 0.87 0.87 11.60 10 10 增持
0386.HK 中石化 4.89 1.90 0.47 0.47 0.53 10.40 10.40 9.20 增持
600026.SH 中海油 6.08 3.39 0.62 0.75 0.77 9.80 8.10 7.90 增持
600028.SH 中国石化 6.84 2.65 0.46 0.46 0.52 15 14.90 13.10 增持
布伦特原油基准价———美元/桶 55 70 70
注:H股价按1.03倍转为人民币价格。
参考资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