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减产协议-减产协议后油价下跌
1.为什么近期油价大跌?
2.国际上石油减产的影响都有哪些?
为什么近期油价大跌?
1、肺炎疫情的冲击
原油价格与原油供需关系有着直接关系,我国是世界主要原油进口国之一,但受疫情的影响,2020年我国石油需求量大幅减少。
尽管目前国内疫情得到有效缓解,各地也陆续恢复公共交通,但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在世界多个国家不断蔓延,石油需求仍呈锐减趋势。石油消费需求减少势必会带动国际原油价格下跌。
2、原油减产协议未达成
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受到压制,欧佩克一直试图通过减产来稳定国际油价,从2017年初开始,OPEC产油国和非OPEC产油国(OPEC+)执行减产协议,该减产协议将于2020年3月到期。
面对疫情带来的石油需求萎缩和原油价格下跌,OPEC和OPEC+于上周召开部长级会议,协商更大规模的减产计划。如果达成协议,欧佩克国家减产100万桶/日,非欧佩克国家承担50万桶/日的减产份额。
然而会议最终结果是未达成任何减产协议。作为欧佩克组织事实上的领导者,沙特于周六发动了石油价格战,不仅大幅降低售往欧洲、远东和美国等国外的市场的原油价格,还对外宣称将立即增产石油至每天1000万桶以上。沙特增产的消息传出后,全球原油价格暴跌。
扩展资料:
油价暴跌对中国的影响
油价暴跌并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油价大跌,打击石油出口国的财政收入,可能导致石油美元回流,从而对全球流动性和资本市场形成压力。另外,油价大跌,也会震动全球资本市场,从情绪上影响我国股票市场。
银河证券分析师许冬石则持更加保守的意见。许冬石认为,超低的原油价格,尤其是快速回落的原油价格,不仅给金融市场同时给世界经济带来诸多风险,如果低原油价格持续,全球陷入通缩,即使是中国这种生产型国家也不一定从中受益。
许冬石指出,原油价格走低会对全球带来通缩风险。对于发达国家来讲,欧洲和日本会面临通缩风险,给经济带来不利影响,美国也未能从低油价中获利。产油国由于原油价格下跌带来收入减少,原油价格下跌会进一步带来商品价格下跌,资源国经济状况恶化。全球经济转坏时,我国的出口、对外投资、海外业务不可避免受到影响,中国的经济很难独善其身。
中新网-国际油价暴跌,石油“三国杀”上演?
中国经济网-国际油价大跌背后的“三国杀” 对中国经济影响不能
国际上石油减产的影响都有哪些?
多国宣布石油减产,主要是为了稳定全球原油市场的供需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油价下跌。这意味着,减产的国家将会削减石油的产量,从而减缓全球原油供应过剩的局面。
具体来说,石油减产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对油价的影响
石油减产可能会导致油价的上涨。因为减产会使得全球原油供应量减少,如果需求保持不变,则价格可能上涨。此外,低油价也可能导致石油公司减少投资和开采,从而进一步削减供应。
对石油生产国的影响
对于石油生产国来说,石油减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国内经济增长速率。这是因为石油通常是这些国家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石油减产意味着他们可能会失去一部分出口收入。
但另一方面,如果减产能够稳定油价并刺激需求,那么这些国家的经济可能会获得更为可持续的增长。
对消费国的影响
石油减产可能会导致一些石油进口国的经济负担加重。这是因为当油价上涨时,这些进口国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购买同样数量的石油。
对于某些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情况可能会特别严峻,因为他们往往比较依赖进口石油,并且通常有较低的收入水平。
对全球能源结构的影响
石油减产可能会推动全球能源结构向可再生能源转变。现在全球正在面临着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之一。
如果石油价格上涨,那么可再生能源的成本相对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从而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总之,多国宣布石油减产旨在稳定全球原油市场供需平衡,抑制油价下跌,但也可能对石油生产国、进口国和全球能源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未来,全球的能源政策可能会更加偏向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而石油产业也将面临转型和适应的挑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