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油价分类

目前欧盟汽油价格是多少钱-目前欧盟汽油价格是多少

1.中国油价为什么会上涨?

2.汽油降价“实锤”,却是大涨的前兆?调整后的92、95号汽油价格

3.德国都放弃乙醇汽油了?为什么国内还要推广?坑自己人吗?

4.欧盟的节能减排战略是什么?

中国油价为什么会上涨?

目前欧盟汽油价格是多少钱-目前欧盟汽油价格是多少

“涨价时与国际接轨、降价时讲中国国情”,这话是针对国际油价一路下跌,国内油价却迟迟不降说的,但挨批的石油石化企业也是一脸委屈:国际油价虽然降了,可国内油价还是比国际油价低得多啊,我们的炼油企业还是在亏损啊!

石油巨头的抱怨肯定会招来一片骂声,但某种程度上这的确是事实: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国内的价格都大大低于其他石油消费大国。让我们比较一下上周北京和伦敦97号无铅汽油的价格:北京是5.42元人民币/升,伦敦0.9英镑(合人民币14元)。英国的油价与德法比荷意等欧盟国家相当。美国的油价大大低于欧盟,但也比中国高出20%左右。

按照常理,东西卖的便宜,企业的利润就不应该很高。奇怪的是,国内石油公司的利润率反而高过欧美同行,比如2005年中石油的利润率是26.2%,埃克森美孚的利润率只有10.6%。这一差距不可能用成本控制或技术先进等因素来解释,仅举一个指标,中石油的员工数量十倍于埃克森美孚,运营成本怎么可能比后者低?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低价下的高利润呢?奥秘之一是税收,欧美石油公司要向政府交纳高额税赋,政府则将税款用于公共服务。让我们比较一下英国和中国燃油价格中的税率,英国油价中税的比例高达70%以上,而中国是30%左右。资源税一项,中国公司每吨是14-30元人民币,只有海外同行的几十分之一(美国公司超过130美元/吨)。这些少交的税款,就变成了国内石油巨头的利润。可以说,税赋的差距是国内石油行业获得暴利的决定性因素。

奥秘之二是国内公司可以用原油环节的利润来弥补炼油环节的薄利或亏损。中石油中石化都是集勘探开采炼油销售于一体的公司,各业务板块间可以交叉补贴。成品油价格国内确实低于国外,但原油价格国内却高于国外。比如8月份进口原油的到岸价折合人民币约4133元/吨,国内大庆原油价格则是4493元/吨。

国内石油巨头的高利润还得益于在行业中的垄断地位,2000年左右中石油中石化曾经出现过昙花一现的竞争场面,双方为了争夺油站针锋相对,各显神通。但最近几年他们视垄断为正常,常常公开开会议论提价,制定行业准则,使得中国的石油市场几乎成为中石油中石化系的天下。没有竞争压力,自然就没有降价的压力。

所以一方面是跟国际相比我们的油价低,有上涨空间,另一方面,就目前的油价而言中国的石油行业已经是暴利了,如果再涨价,岂不是推波助澜?这一矛盾,只能通过资源价格改革和原油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来解决。中国目前的油价并非一个市场的产物,改革的方向,一方面要逐步让市场来决定石油的价格,政府的调控手段应由直接定价转向以税收为主的间接调控。比如通过资源税来调节中石油中石化这些公司的生产行为,促使他们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而酝酿已久的燃油税应从需求方面调控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减少非理性消费及浪费。

如果采用市场定价,中国油价的上涨将不可避免,因为中国石油储量有限,石油消费却高速增长,被人们寄予厚望的风能、太阳能在20年内又难以挑战石油天然气的能源消费主体地位。

面对如此前景,我们实在应当反省一下我们的生活方式。有过西方生活经验的人都会感觉到,发达国家的富人和中国的富人生活状态差不多,但中国的富人更具有炫耀性,对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更厉害。发达国家的情况就有所不同,从油价这个方面来说,富人可以买车,但你要买很贵的油来缴税,周一至周五进城还得交拥堵费,国家利用这笔税费来治理环境,来让穷人也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

所以,中国的油价到底是高是低,这并不是一个可以一言蔽之的问题

汽油降价“实锤”,却是大涨的前兆?调整后的92、95号汽油价格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汽油价格下降的通知,此前几天虽有油价要下降的信号传来,但因为国际油价下降幅度有限,并没有达到国内50元/吨的油价调整红线,汽油降价仅是存在于大家的一厢情愿当中。

好消息是,进入油价调整的第四个工作日后,WTI美国原油价格降至110.1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降至115.38美元/桶,继上周大降接近7%之后,继续下跌,经过近期的调整,目前国内汽油价格预计下降幅度已经达到了114元/吨,已经远超油价下调红线,预计6月28日油价将会下降0.09元/升。

不过对于这一降幅,网友则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因为根据往期的油价调整情况来看,每次小幅下降都是后续大幅上涨的前兆,这一次的降幅仅仅只有9分钱,符合小幅下降的状态,那是不是下一次就要大涨,如果再涨国内的92汽油价格将达到10元/升。

网友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近期国际油价的下跌主要还是因为全球经济放缓,各机构下调经济增长速度预测,再加上美联储宣布了从1994年以来最大的加息幅度,致使油价承压下跌。

而从市场供需关系来看,油价利多因素依然强于利空因素,利多因素方面,俄罗斯面对欧盟的制裁,显示减少石油供应,然后暂停天然气输送,对挺过制裁也是信心满满,虽然OPEC+在研究下一步增产行动,但也仅仅是恢复了之前削减的产量,而欧美国家也进入到了夏季的出行高峰,石油需求量大增,一增一减之间,每天的原油需求缺口恐怕将会高达300万桶。

利空因素仅有美国方面的几个动作,重质原油进口增加,制造业产值下滑等。

综合分析,这一次下降确实有可能是后续大涨的前兆,也就是网友们说的“暴跌9分,微涨5毛”的情况了,只不过暂时管不了那么多了,油价能降就已经不错了,降了之后先把油箱加满再说以后的话吧。

我们再看一下最新调整之后的国内92、95号汽油价格,92号汽油价格最低价为陕西9.19元元,最高价为海南10.43元,其他地区基本维持在9.3元左右。

95号汽油价格最低价为陕西的9.71元,最高价为海南的11.1元。

98号汽油价格最低价为河南的10.62元,最高价为海南的12.59元。

0号柴油价格最低价为黑龙江8.8元,最高价为西藏9.56元。

具体各地区油价见下表:

最后,我们再简单说一下猪价和蛋价的变化,生猪价格在6月中旬的时候经历了一波较大幅度的上涨,在6月中旬尾部出现了短时间的横盘调整,刚进入6月下旬,猪价再次进入暴涨模式,东北黑辽吉分别上涨0.35-0.4元,华东鲁苏浙皖上涨0.175-0.2元,华北京津冀晋上涨0.15-0.325元,华中豫鄂湘赣上涨0.1-0.15元,西南云贵川渝上涨0.075-0.225元。

包括上海、山东、浙江、江苏、广东、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地区的猪价都已经突破9元。

鸡蛋价格则进入到了降价模式,产区普遍下调0.05-0.1元,低价地区已经跌破4.3元,高价地区也不过4.6元左右。

现在蛋鸡整体产能不高,各级库存压力也不大的情况下价格出现下跌,那后续高温天气到来,养殖户出货积极性较高,再加上短时间缺乏鸡蛋消费利好,鸡蛋价格恐遭遇一波降价调整。

德国都放弃乙醇汽油了?为什么国内还要推广?坑自己人吗?

在今天文章开始之前,我个人先声明自己的观点:无论乙醇汽油是否更环保、对能源安全的意义更大,对于我自己个人来说,我是不欢迎、不喜欢的。理由非常简单:中国、美国、欧盟、澳洲都做了大量实验:10%乙醇含量的汽油,消耗量至少比“普通汽油”高3%以上

所以照这么说,乙醇汽油的价格,至少要比“普通汽油”便宜3%以上,才算是“公平”的选择。那么我国目前乙醇汽油“普通汽油”,价格是一样的。并没有什么特定优惠,既然如此,我花费同样的钱,车子行驶的里程却短了,那我岂不是亏了?

德国早就禁止乙醇汽油了?

是真的么?还是以讹传讹?

所以要我喜欢乙醇汽油,非常简单:乙醇汽油的价格降下来,提供我特别优惠,那我觉得就没问题了。——声明完个人观点之后,进入到今天文章的主题:我看到有不少车友给我留言,抱怨称:德国早就禁止乙醇汽油了,为什么中国还要“执迷不悟”?

实话说当我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我自己也懵圈的:德国啥时候禁止乙醇汽油了?这说法是哪里听来的为啥有那么多车友都听过这个说法?在我查阅了一大堆资料之后,终于弄明白,这个网络谣言,究竟是源自何处!

乙醇汽油到底是怎么回事?

标号都代表什么意思?

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懂关于乙醇汽油的标号含义。在我国,乙醇汽油的标注方法一般有2种。比如E92和E95分别代表“92号乙醇汽油”和“95号乙醇汽油”。另一种标注方法是E10,通常就表示“乙醇含量10%”的汽油(可能是92号,也可能是95号,会标明)。

而在国外,乙醇汽油的标注,通常是按照“标号-含量”的格式标注的,比如“95-E10”、“98-E5”分别代表“乙醇含量10%的95号汽油”、和“乙醇含量5%的98号汽油”。——这里说一个小常识哦,欧洲是没有92号汽油的……

目前世界上比较常见的乙醇汽油,主要有E5系列、E10系列、E15系列。欧盟国家、英国原先主要是E5的主要用户,近几年开始,整个欧盟都转向E10为主了,而E15主要在美国境内。(世界上还有泰国的E20、和美国的E85,但并不主流)

德国当年只是说了一句:

暂时不推广E10汽油而已!

当初德国一直都是使用E5汽油的,和英国、还有10多年前的欧盟其他国家一样。因为E5汽油相对来说,更接近“普通汽油”,行驶里程虽有减少,但不至于太夸张,用户也容易接受。而且更重要的是,E5汽油从运输到使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东西要改变。

因此当年(大约15年前)德国曾宣布“暂时全国不推广E10汽油”。——然后不知道怎么的,传到中国,就被误传为“德国禁止乙醇汽油”……当然可以想得到,这必然又是出自某些喜欢博眼球的自媒体……

德国早已开启E10汽油时代

如今E10汽油是全球最普及的

事实上,后来随着环保压力的不断上升,欧盟各国逐渐又开始捡起E10汽油项目。其中就有德国!大约在10年前,德国就重新宣布“德国开启E10汽油时代”了。如今比利时、芬兰、法国和德国等国家全都是E10汽油的用户。就连最保守的英国也在2年前推行普及E10汽油了。

别的不说,就说当前俄乌战争引发了欧洲能源危机,欧洲各国就更担心石油供应问题了。欧洲国家的乙醇需求量大增,但能源危机下欧洲乙醇生产商却撑不住了,只能加码进口廉价巴西乙醇。将进口量增加了整整两倍之多!

所以到这里应该很清楚了:德国、欧洲、美国,从未放弃乙醇汽油。因此E10汽油还得到了一个“汽油醇(Gasohol)”的称号,意思是:目前全世界最常见、最常规的乙醇汽油。——你告诉我说“欧洲拒绝乙醇汽油,德国禁止乙醇汽油”……你这是想闹哪样呢

不喜欢乙醇汽油是因为

“不划算”,仅此而已

德国不仅没有放弃使用乙醇汽油,而且乙醇含量还从5%提高到了10%呢!且德国几乎所有的加油站有乙醇汽油提供。最终网传“德国禁止使用乙醇汽油”最终被证实完全就是个谣言,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要是谁还信那些谣言,我是真无话可说了。

德国作为著名的工业强国、汽车之都,相信自己的同学、亲戚有在德国留学、移民的吧?问一声不是什么难事,问一声,谣言自然就不攻而破。再次重申:我个人不喜欢乙醇汽油,是价格原因。行驶里程短了,不给我优惠,我凭啥喜欢它?仅此而已!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大虎悠,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欧盟的节能减排战略是什么?

欧盟国家能源政策一般有3个内容:一是能源效率;二是能源节约;三是可更新能源。而推出的各种政策工具和技术手段都集中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在欧盟,能源消耗中工业占22%,交通占24%。一次能源在转换(如电或热等)中的耗损占35%。扣除这项耗损后,超过30%的能源为建筑物所消耗。所以各国都在工业、交通、建筑物、电器设备和照明等领域围绕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来设计政策。

(1)建筑物节能。①建筑物能源证书制度,欧盟各国都已推行。政府对所有建筑物都按每平方米耗能情况进行登记,并制作成证书。法律规定业主出租或出售住宅,必须同时出具此证书。丹麦的建筑物能源证书分别对一家一户型住宅、公寓式住宅和商用办公建筑颁发。新建筑必须符合新的能源标准方可开工。②鼓励建筑物节能改造。德国全国有3900万套住宅,其中有75%建于1979年之前。法律规定若业主要对住宅翻新改造,必须符合新的能耗标准。政府相应推出鼓励措施,由国家开发银行给予低息贷款支持,联邦政府再补贴银行。一旦改造后的建筑物达到二氧化碳减排指标,业主还款的本金还可免除15%。2001~2005年,仅实现建筑物的二氧化碳减排标准,联邦政府为贷款补贴支付了15亿欧元;2006~2009年将达40亿欧元。目前全国已有500万套住宅改造获得优惠贷款,减排二氧化碳400万吨。德国还出现“零供热”建筑,全年都依靠太阳能取暖。

(2)交通节能。①汽车发动机改造。由于柴油发动机比汽油发动机能耗低35%,到2005年,德国全国汽车已有50%为柴油发动机。1990年以来,汽油发动机的效率也提高了20%~25%。1990~2004年,全国汽车发动机效率提高了1倍,汽车燃料消耗减少了40%。②税收。德国的汽油价格中,税收占70%。法律还针对高速公路货车按二氧化碳的排量收费,而使用天然气的汽车到2020年前享受免税优惠。③推广新型燃料。第二代生物燃料占市场的3.4%,由此每年二氧化碳减排500万吨。④能耗标识制度。尽管政府没有强制淘汰高耗能汽车,但有了强制性的能耗标识,类似于家电、建筑物那样,消费者自然容易做出选择。2012年之前高耗能汽车生产设备有望逐步淘汰。

(3)家电和照明节能。丹麦在2005年10月设立了节能信托基金,如对节能冰箱每一台都有补贴。比利时弗莱芒区地方政府向居民发放购物券,指定此券在2006~2007年间必须用于购买节能灯具。

(4)可再生能源发电强制收购(Feed-in)。与常规能源发电比,可再生能源(生物、风能、太阳能等)发电成本高。针对电网公司缺乏收购动力,政府有3种政策干预模式:①以意大利为代表的配额制,要求电网运营商分担购买某一固定数额的电量;②以爱尔兰为代表的招投标制;③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按保护价强制收购接入(Feed?in)。在德国,四大电网运营商收购常规能源发电价格为20欧分/千瓦时左右,但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为50欧分/千瓦时。政府允许电网提高电力零售价格(0.65欧分/千瓦时)。为此平均每个德国家庭每月增加电费开支1.5欧元。这种模式的电价比配额制低8欧分/千瓦时。公开招标制下电价也较低,但因招标周期问题,不利于能源产业长期发展。爱尔兰正拟转向Feed?in。丹麦还对电网重新进行了国有化,对新能源也实行Feed?in制度,风力发电占其电力的21%。

(5)二氧化碳排放配额交易。欧盟根据对《京都议定书》的承诺,让各成员国分别承担了二氧化碳的减排任务,然后各国又对能源、加工制造业等排放二氧化碳的企业核定排放配额作为合法“排放权”,企业若超额排放,必须到市场上购买配额。这就形成了企业之间排放权的配额交易市场。据称德国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配额近于用完。此外,根据世界银行的一项安排,这些企业还可以通过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相应地增加自己的配额。

(6)发电减排。在丹麦,发电用柴油价格中能源税和二氧化碳税占了2/3;发电用煤价中能源税、二氧化碳税超过85%。但可再生的如木屑、草不征能源税。结果化石燃料几乎为生物燃料价格的2倍,而发电后每度电的收益率前者却远低于后者。这就极大地刺激了可再生能源和垃圾发电的开发。热电联产减排,即发电和供热业务合并,网点铺开,以大幅减少热和电的传输损失。20世纪80年代中期,丹麦的供热和发电集中于15家企业。实行热电联产后,热电厂星罗棋布,2005年达694家。结果,燃料消耗减少30%,燃料热效由40%升至90%。

(7)政策公关。为保证政策顺利实施,政府需要就节能减排政策意图和意义与公众、能源提供商、工业企业以及社会中介组织联络,进行政策宣传、项目咨询和信息沟通等服务。有关机构还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广泛交流。这些工作不仅政府部门自己做,还委托大量的社会组织代理,它们的分支遍布社区。

(8)立法保障。欧盟关于能源节约和能源效率颁布了若干指令。建筑物能源指令(2002年)提出了计量建筑物能耗的方法,设立新建筑物最低能效标准,建立建筑物能源标识制度,业主在出租、出售房屋时必须出具能耗等级证书,公共建筑物上必须标示能耗证书。欧盟能源效率指令,要求在2008~2016年的连续9年中要节能9%,每年节能1%。此指令对公共部门、能源供应商都规定了具体的义务,并设计了详细的测算、审计和报告方法。欧盟生态设计指令规定了锅炉、热水、办公自动化设备、电视机、充电器、办公照明、街道照明、空调器等14种产品或设施的技术与经济标准。德国从1976年以来,先后颁布了建筑物节能法、机动车辆税法、热电联产法、节能标识法、生态税改革法、可再生能源法等8部法律。这些立法都有相应的政府部门负责实施,如联邦经济技术部负责节能和提高能效工作;环境和核安全部负责二氧化碳减排、再生能源和核能工作;交通、建筑与城市发展部负责交通、建筑物的节能工作等等。

节能减排可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决策者对此必须有深刻认识,并率先垂范。2006年,丹麦议会7个党派达成共识,要求今后几年公共部门能耗每年降低1.5%。丹麦1980年以来GDP约增长50%,但能源消费(不考虑交通业)几乎无增长,单位GDP的耗能(即能源强度)每年降低1.9%,二氧化碳排放每年恒定。德国在1990~2005年的15年间经济增长25%,能源总消耗却下降5%。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