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号成品油价格-5月28日成品油价格
1.油价2021首次调价,未来的油价走势会如何?
2.为什么内行人都说中石化比中石油的油质量高?
3.油价年内第11次上调
油价2021首次调价,未来的油价走势会如何?
八涨五跌十二搁浅
2020年已经成为过去,在这不平凡的一年,各种事物都在经历着不同寻常的变化,而在2020年最后一天,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就给广大群众带来一份不大不小的惊喜。在31号的最后一秒,国内成品油调价窗口结束了一年的任务,以上涨给2020画了一个句号。
相比较于上一次的价格调整,本次的上涨又意味着司机朋友们每加满一箱油,有需要多掏出3-4元左右的毛爷爷。这一消息无疑让广大消费者头疼不已。
根据国家节假日安排意见国内成品油的调价规则,在2020年我国成品油一共进行了25轮油价调整,首次调整的时间为1月24日24时,后面每10个工作日一调整。
从整个2020年的油价调整来看,6,7,8月三个月份经历了三次油价上调,而10-12月份则经历了夸张的五次上调,油价下调则集中于开年的几个月份,主要是2,3月份,经历了3次下调,9月和11月又经历两次下调,其他大部分时间则是搁浅的状态。
整个2020年,国内成品油的调价呈现出了一幅?八涨五跌十二搁浅?的态势,油价的频繁上涨也是引来不少司机的吐槽。
2020年末,国内油价已经是五连涨,一度涨得让司机们心慌慌,大家都在担心油价会一直涨下去,因为目前疫情和国际形势的各种不确定性,也给油价的调整带来各种影响因素。
油价受什么影响?但是广大消费者大可不必过于担心,因为油价一直是受市场调控的。
在过去几个月,石油市场经历了堪称灾难的困境,从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爆发价格战开始,疫情的肆虐又导致了石油需求的崩溃,欧派克历史性的减产,索性最终并未成行,一连串的事件导致油价不断下跌,遭受如此重击,想必原油市场短时间很难迎来强势反弹。
虽然这仅仅是短期的状况,但是这也似乎预示着石油市场的末日不远了。
从长期和行业的本质来看,油价的反弹是自然的循环,但是因为病毒,一起的发展似乎又没法循规蹈矩。
通常情况,如果没有经济的迅速增长导致油价需求的激增,油价只能降到如此低的水平。但是目前疫情对经济产生了巨大打击,导致消费的递减,而目前的储油能力已经达到极限,所以,当前的需求水平实在难以拯救油价。
疫情不仅对经济有打击,同时带来的是各种封锁,相应的是人们通勤和旅行的减少,石油的需求降低,所以疫情的走势将很大程度决定油价的高低。2020年下半年油价的上涨正是因为得益于疫情的有效控制。
因此,2021年疫情的走势将成为油价走势的一个重要干扰因素。
另一方面,按照国家发改委现行价格规定,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是实行挂钩联动机制,因为近期国际油价总体上涨,这也导致了国内成品油价格的上调。
而美国新总统上任之后会带来新的一轮经济刺激,美国商业原油库存的下降和中国进口量的激增也会带来利好消息,导致国际油价的上涨。
2021油价走势短期来看,我们很快就要迎来下一轮的价格调整,而根据当前的国际原油价格水平,下一轮的调整我们应该的大概率依然是上行趋势,幅度接近于105元/吨。
沙特阿拉伯此前已经承诺在2-3月额外减产,而即将推出大规模的积极刺激机会,希望以此提振市场士气,各种因素作用下,下一轮油价上调俨然是势在必行。
由此意味着,我们极大概率要迎来油价?六连涨?。
当然,这也不是说在2021年油价会一直涨下去。短期内,国际油价会维持在50-60美元/桶的价格,但是冲破60美元的概率并不大。
这是之前分析的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沙特的减产、经济形势的好转、美元贬值等等,这些都会支撑油价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就目前的经济形势来说,油价上调还是面临着不小的阻力,一方面疫情不断反复,经济的复苏并不理想而且很有可能遭受二度重创。
同国际油价一样,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势必会是短期上行的趋势,但是上涨的幅度并不会特别大。
2021年,国际油价势必还是会面临波动起伏的状态,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因为影响油价的因素太多而且复杂,不论是哪一方的作用力,都会倒是油价的起伏。
全球经济形势在受疫情影响下合适能够恢复,疫情能否得到有效控制,疫情持续时间,疫苗的研制等等问题都是影响油价走势的重要因素。因此未来油价的情况,需要综合这些方面去考虑。
而另一个重要的影响油价稳定的因素则是沙特和俄罗斯能否严格遵守限产协议,另外还有地缘政治因素也可能成为X因素,像中东问题,美伊关系,叙利亚、利比亚战乱等等,太多的问题会最终作用到油价上,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世界走势。
所以与之息息相关的油价走势更是难以预知,只能是根据对于当前形势的猜测而对油价做出一个大概预计。
2021年,只能说全年的油价平均水平会高于2020年,价格水平很可能会保持在45-55美元/桶的水平,具体的情况,还请大家拭目以待。
为什么内行人都说中石化比中石油的油质量高?
我不是内行人,对国内石油企业生产销售的油品没有话语权,但既然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那我就说说个人的浅见吧。
在原油的来源方面,中石化油田较少,主要依靠进口原油,原油需求的对外依存度长期保持在55%以上,近年来这种比例还要有所上升;中石油油田较多,生产开采的原油基本上能自给自足,进口原油较少。由于国外原油硫含量相对国产原油硫含量要大,因而在炼制加工技术手段、工艺流程及方式方法上会有所区别。
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原油炼制加工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即催化裂化和加氢技术。由于中石化和中石油炼制加工的原油来源不同,两家企业炼制加工方法就不尽相同,中石油采用的是国内广泛应用的催化裂化技术手段,而中石化除了采用催化裂化技术外,目前已逐步采纳国外更加先进的加氢催化技术,使生产出的油品在质量性能、抗爆性能、燃烧性能等方面更加符合国V标准的轻重油,更加有利于环保生态的改善,促进可持续的发展。
在国内规模以上的54家炼油厂中,中石化就占据了其中的37家,由此可见,在国内炼油板块中石化的主导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一般来讲,实力代表一切,实力代表未来和希望。正是由于炼制加工技术方法以及炼制添加剂的差别,中石化炼制加工的油品在燃烧值效(耐烧)、抗爆性能(舒适度)、质量性能(品质)、公里油耗方面似乎更具优势,只不过这种优势并不明显,不太容易感觉出来而已。
内行人如果说中石化的油比中石油质量高,持这种观点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底事实是否如此?看来只能由广大的消费者在实践中用心去体会了。
你好!我在中石化的加油站工作了十年!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要看内行人和谁说了,如果和外行人说,那肯定要说中石化的油比中石油好,包括我在顾客面前也会这样说,当然要为自己所在的公司说话了。
但内行人和内行人对话,就不会这么说了,油的好坏最主要还是看炼油厂的好坏,同样的原油,杭州的炼油厂就比不过上海的,这就是技术差距,那中石油和中石化的也一样,你要看你所在的地区所用的油是哪个炼油厂出厂的,才能说谁好谁差。
我们很多人在油品问题上人云亦云,甚至一些外行人都敢复制网上的一段文章来做回答,这是不负责任的,其实大家也不用太在意两家国企的油谁好谁差,现在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出厂标准,我们基本不用担心这两家企业的油品质量。
我是行内人,曾在中石化市级分公司安全质量处工作,客观讲,正规中石化中石油油品都没有问题,而差别在于管理。
中石化极少有加盟站,而中石油在抢加油站资源的那几年,就是刚分家的那几年疯狂扩充终端,只要买油就可以挂中石油品牌标识,同时自营站管理极其松散,早起站长都有采购权,部分加油站采购一车中石油油品,搭配三车地炼油,甚至整月不采购正规油,导致中石油品牌被彻底玩坏,同时由于管理不尽责,知识产权意识差,出现大批假冒加油站。
自进入2010年左右,中石油也开始逐渐加强管理,逐步改变以上情况,目前也有所改观。
所以,如果你看到挂中石油牌子,却不能使用中石油加油卡的,都是假中油站,也是最靠谱的识别方法。
这个问题各有各说法,有人说中石化比中石油的油质量高,有人则持相反的观点。
我在广东,我谈谈自己在用车过程中用油的一些主观感受。首先可以确认的是,不同公司的油品是有差别的,至于差别有多大可能需要专业仪器才能分辨的仔细,我只是从个人感受上去谈。第一辆车是国产轿车,开始一直都是加中石化的,有一次在回老家的路上发现有有一家私人开的加油站,不仅有优惠还可以免费洗车,于是加95号汽油,第一次加没有感觉与中石化的有什么区别,然后加第二次,这次明显感觉到不一样了, 汽车 在60速的时候,感觉车是一瞬间吃不上油,时间是非常短暂的,但是开车的我是明显感觉到的,而且是经常出现,当时我认为是油品问题,也没有去维修,之后加回中石化后,这个问题再没有出现过。
后来因为需要送儿子去比较远的地方读初中,在这途经的路当中,发现有很多中石油加油站,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去中石油加油站,中石油加油站见到我没有他们的加油卡,就推荐我办理一张加油卡,首次充值一千,送20元加油券,以后每次加油每升再优惠0.2元,看上去的确不错,中石油也是国营的,质量应该也是不错的,于是我办理中石油的加油卡,为了得到每次加油优惠0.2元,几乎在后面都是加中石油的油,也没有感觉与中石化的有什么区别。
在去年年末换了一辆国产SUV,也是一直加中石油的油,因为这辆SUV达1.7吨重,感觉挺费油的,官方是7.5升每百公里,实际测试耗油是每百公里10升左右,车是油表显示是9升左右,所以每次跑400公里或没有到400公里就去加油了,每次加都要230元左右(加95号),自己也觉得是新车油耗高点实属正常,但感觉还是偏高,因为平均时速超过50,平时都是走国道或高速,很少在市区走。
今年与朋友自驾游去广西,上高速前在中石化加油站加95号加满,用了182元,然后在游黄姚古镇、姑婆山后,又在广西加了185元加满中石化95号汽油,之后跑梧州看骑楼,然后打道回府,回到家乡这边加了240元中石化95号汽油加满,来回一共跑了差不多1千公里,这样算下去,每公里不到0.5元。
自从广西 旅游 回来后,就一直加中石化的,走的路跟以前是一样的,明显感觉就是油表显示,油表显示低于8升,实际油耗8.5升,我想这才是这辆车的真实油耗表现,这个油耗的变化可能与油品或车磨合期有相关。
老妈是中石化的,她说油品没啥区别,都一样。
前两天还聊这事,油品啥的她没啥建议,就是建议别买推销给你的燃油宝,加油员都有提成,一瓶下来,加油站有提成,加油员有提成,数额还不小,所以那玩意本来就没几个钱。
还有好多中石化加油站是私人承包了,不过油品还是正规渠道来的。以前比较乱,各种乱七八糟的油品都可能出现,现在管的严了,私人也不敢太作,毕竟是油站还是摇钱树。
辨别真伪李鬼中石化还是中石油,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油卡,油卡是官方发行的,私人收油卡是彻底的亏本,所以他们不会收这玩意。
这个有人做过实验:"同样车型的新车子,分别加同样数值的95号中石化和中石油的汽油,然后由同一个人在距离相同的同一段路上驾驶,而且路上的驾驶情况是差不多的(虽然有些差距,但是差距不大),最终的结果是中石化的汽油比中石油的要多开30公里左右。"
结果到底对不对呢?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
首先要说明的是两个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在企业背景上是没有差别的,而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源油和源油提炼所添加的添加剂不一样而已。
大家都知道中石油的源油是国产的,中石化的源油是进口的。
而提炼方式,这个大家可以去参考国家的车用汽油的标准。
而与我们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汽油质量问题就是哪家的汽油更加耐烧一些,换句话说在对 汽车 不影响的情况下哪家的汽油走得更远一些?
耐烧这个问题其实是跟汽油的密度有关系的,我们国家的规定是汽油密度的质量指标是必须在720-775之间的,按照这个标准来判断的话,两者的最大密度差不会超过50,所以其实差别不大的。
而根据专业人士透露其实不管是中石化还是中石油的汽油,真正的质量差距是和当地原油的提炼方式以及加油站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
所以具体的质量高低还是要根据每一批油来定的,跟什么南北之分,和什么温度只差是没有一毛钱的关系的。
但是我这两天分别加了中石化的95和中石油的95,前者是5.8左右的价格,后者是6.0左右的价格。
我建议南方加中石化没毛病,北方我没去过。
这个问题提的不科学。
中石油和中石化都是大型国有能源企业。油品质量都是由国家质检部门制定统一标准实施。
中国大部分油田都属于中石油,所以国内原油开采中石油是主力,也有小部分炼油厂,也会将开采出来的原油炼制出成品油。
国内大型炼油厂很多都属于中石化,所以成品油炼制生产,中石化是主力。但中石化油田少,中石油每年也会调拔很多原油去中石化。
中石油和中石化也都会进口国外原油来进行炼制生产成品油,油品质量是多种因素决定的。
原油的炼制加工工艺是决定油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两个部门加工成品油,每一种标号都是按国家规定的统一标准,这都有严格的质量和数量的检查程序,所以成品油质量应没区别。
作为个人加油,首先要认准是不是中石油或中石化的加油站。因为有的个体加油站也包装成和他们差不多,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有些个体加油站,为提高利润,会进小炼厂的成品油,质量肯定和大炼厂的有区别。
国有加油站要经常接受上级质量和计量监管部门的检查,油品质量和数量都是有保证的,可以放心加。
感觉这个说法,更多是误导,猜测这个说法的原因是出自原油的来源。
大家都知道,我国已经是原油第一进口大国,除了国产不足两亿吨原油,超过一半都是进口的,主要来自中东地区。从各种数据来看,进口原油质量比较好,国产原油含硫等杂质稍微多点,这是差别。而我国两桶油,初期主要采用国产原油提炼的就是中国石油,相反,中国石化更倾向于采用进口原油。(其实还有一个中国海油,主要去国外开采石油的,初期炼油不多)市面说法,应该源于此吧!
但我们发现,这说法谬论有二:
一、两桶油甚至包括中海油,成立之初确实分工明确,但随着 社会 发展,国家也逐步放开各种业务,现在,三桶油都可以发展炼油业务,除了采用国产原油,也都可以进口原油。从这个角度,就可以发现,哪里采用进口原油还真要看地域了。中国原油生产,主要在北方和西北地区,长江以南基本没有什么油田,换句话说,如果在广东,不管那个公司,炼油厂都会倾向于采用进口原油,毕竟,海运成本比从西北东北运输过来,更便宜,何况北方,西北原油,或许还没够当地用,何苦运输?
二、提炼汽油,原料往往不是关键的,更关键是工艺和质量控制。所以,两桶油的质量,都是符合标准的,差别不会太明显。但不同地方炼油厂,可能存在一定差别,这点才是影响汽油质量的关键,虽然说影响不大。工厂的工艺,检测水平等等,你作为消费者怎么检测,差别又有多大?都符合国家标准就好。
总的来说,两桶油都是国有大型企业,油品质量都是可以保障的,值得信赖的,应该差别也不会很大,这个可以放心,国家每年也都会年检,关心油耗,更多点目光盯上自己的 汽车 保养吧!
中石油的油透明,基本无色,中石化的油偏黄。在电视上看到国外的汽油基本无色透明,所以我一直在中石油加油,且他们可以用信用卡,充值还有优惠。06年的老爷车加了5年多中石油了,年检尾气还是一次性过,所以信任中石油。。
我是中石油的一名基层员工,在中石油工作了20年。中石油、中石化是市场上最大的两家成品油销售企业,虽是市场竞争关系,但各自的油品质量绝对是信得过的,都是从国企炼厂购进的油品,质量绝对是有保证的。
油价年内第11次上调
6月14日,国内油价将迎来今年的“第11轮”调整,您准备好了吗?
我准备好了,因为从目前国际原油变化率的观察来看,6月14日国内成品油大概率会上涨,而且涨幅应该不小。在本轮成品油调整周期内,截至6月9日的第8个观察日,国际原油变化率大约是6.8%,对应的国内成品油调整幅度大约是320元左右每吨,相当于每升汽油要上涨0.24元以上。
在5月30日成品油调整之后,目前国内很多地方的92号汽油已经达到9元以上,即便便宜的地方也基本上达到8.8元以上。这意味着,如果6月14日国内成品油继续上涨0.2元以上,那国内92号将全面进入9元时代。对于油价的上涨,其实大家已经变得麻木了。进入2022年以来,实际上我国成品油已经上调11次,其中第1次是在2021年12月31日24点调整,但真正调整时间是从2022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
在这11次油价调整当中,上调的次数是10次,下调的次数是一次,如果6月14日继续上调,这意味着进入2022年以来,油价将会出现11次上调一次下跌的格局。经历这次上调之后,和2021年年末相比,国内成品油累计涨幅有可能达到3000元左右,相当于每升汽油上涨了2.25元左右,这个涨幅还是非常明显的,相当于加满50升的汽油要多出100多块钱。
对于油价的上涨,其实大家也无能为力,毕竟目前我国的成品油调整是跟国际原油挂钩的,当国际原油价格变化幅度比较大的时候,国内成品油调整幅度也会比较大。而进入2022年以来,因为受到一些特殊国际事件的影响,国际原油一路不断上涨,在去年年末的时候,国际原油还只有75美元左右,而目前已经飙到123美元左右,涨幅超过60%,这也是直接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的重要原因。
在成品油大幅上调的背景下,大家并没有太多的选择,要么继续坚持使用高油价,要么选择其他出路。比如在油价持续上涨的背景之下,对那些公共交通比较发达的城市,现在很多人都已经不开车上班了,可以通过搭公交或者地铁的方式去上班,这样既环保又可以省下油钱,一举两得。另外对那些准备买车的人来说,面对高油价,很多人都被吓退了,现在很多人都开始转向新能源汽车,尤其是对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各方面比较完善的城市,很多人都更倾向于买新能源汽车。
所以我们看到,最近两年时间,在油价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越来越高,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突破300万大关,而且按照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走势来看,尽管4月份整体销量比较低迷,但不排除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400万辆以上,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00万辆以上。只不过新能源汽车只适合在城市里面短期通行,如果有长途出行需求,买新能源汽车也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毕竟目前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都比较短,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都低于600万公里,更关键是,目前很多小地方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并不是很完善,如果轻易购买新能源汽车,万一在半路没电了,那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当然,最近一段时间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属于高位,是因为受到一些特殊国际事件的影响,我相信未来随着冲突事件的缓和,再加上全球纷纷加息的背景之下,大宗商品的价格也会回落,到时说不定原油价格会有所下跌。
油价将迎年内第11轮调整,油价为什么一直涨价?
对于众多的燃油车车主来说,油价问题一直都是大家所苦恼的,毕竟当油价便宜的时候大家自然也就有了更加松动的生活资金可以调配到其他地方使用,而当油价上涨的时候就让不少燃油车车主有了怨言,看着油价正在不断的上涨,也让我们的家庭开支方面需要进行重新分配,在加油方面需要花费的资金也就更多,生活开支也只能够是节省下来了。
对于燃油车车主来说油价问题的确是和自己的生活成本挂钩,至此油价也成为了不少家庭关注点之一,而油价即将迎来年内第11轮的价格调整,那么油价为什么会出现持续性的上涨呢?
油价的持续性上涨和疫情有着重要的关系,在疫情的情况之下,有不少的员工都因为被病毒感染的问题而在医院进行治疗当中,至此在开采石油的行业当中也就损失了不少熟练的员工,开采速度也会有所下降,在没有多余的人手进行石油的开采工作之下,开采速度不断下降,也导致了产能在下降当中,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也就会使得石油价格在不断的上涨,也导致年内石油价格迎来了第11轮的调整,这对于燃油车车主来说确实是一个担忧的问题。
其次就是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所导致了油价价格正在上涨,国际局势在变化当中,也使得我们看到了石油的重要性,也对于国际局势来说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作为石油开采的企业来说,在国际局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是提升石油价格最好的机会,至此石油的价格也就会一涨再涨,让众多的商家不得不进行购买,国际局势从侧面也刺激着石油的价格,这才导致了石油价格一路飙升。
油价14日将迎年内第11轮调整,这一次油价会上升还是下降?
燃油车主们再次迎来车价的劲爆消息,在6月14日24时,油价将迎来2022年的第11轮调整,预计价格持续上涨。甚至还有车主预测,照着当前九涨一跌的趋势来看,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油价迎来10元时代。
可能对于不开车的群体来讲并没有明显的感觉,单价涨幅并不是太大,又能贵多少呢?但如果仔细一算的话,你就会明白,大多数家用车的油箱容量一般都在55升,按照当前的9连涨的累计,现在小车加满一箱的话要比2022年初多花费90元左右。想想年后到现在也只不过三个月的时间,受疫情管控的影响,甚至还有人被管控在家零收入。但是短短三个月,一箱油的价格却比原先上涨了90多元,大货车更是不得了。如此对比压力显而易见。甚至还有车主苦笑调侃一箱油,在原基础上多出的钱可以买辆自行车了。
本来在大多数车主心中,9块已经达到顶峰,但是没有想到眼看还有可能突破10元大关,突破车主的心理极限,这也难怪车主们破防。不过如此一来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新能源电动车的发展,原本还计划2022年购买燃油车的消费者可能此时也会更加谨慎,毕竟油价的上涨会打乱很多人的买车计划。一般的家用车即使不算加油费用,每年还需要耗费1万元左右去保养。再加上油价频繁调度,确实会令人闹心。
尽管电动车当前的充电设施不完善,尤其是寒冷天气,续航力不足,让不少车主望而却步。但按照当前油价的趋势,可能未来还会向上。究竟如何选择,我们拭目以待。最后在这里也提醒车主们一定要在6月14日之前把车加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