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远油价调整最新消息-今日威远
1.低碳股票有哪些?
2.虎门哪个加油站的油价比较低?其他镇街都有便宜的油站,唯独在虎门没发现。
3.为什么广东虎门这里的97#汽油那么贵?都已经破9.块多了,为何福建那边的才7.6元呢,差价为何那么大?很扯!
4.低碳类股票都有哪些?
5.地球的石油能源。还能让我们用多久?
低碳股票有哪些?
低碳经济概念股一览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概念股涉猎的行业众多,产业链中包括了节能环保、风电、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诸多新兴行业。
低碳经济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但其新兴的特性决定其是持续性发展的,投资者需要在成长中摸索投资机会。正如张楷所提醒的那样:“有些上市公司的低碳概念吸引人,但由于受制于技术,短期不会对公司的利润有太大影响。”
在投资领域,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低碳经济之路将按照碳减排的自然路径、重要程度排序来看,依次是节能、减排、新能源、CDM。节能环保当属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受益股一览
华光股份 600475
国内中小型CFB锅炉及特种锅炉制造龙头。国家出台的节能环保政策使得大型CFB锅炉、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秸秆锅炉、垃圾焚烧锅炉等发电节能设备出现了极好的行业机遇。特种锅炉将是未来两年的利润增长点。
海陆重工 002255
公司是锅炉、核承压设备的生产商。考虑到未来国家加强新能源建设和大力增强核电国产化水平以及公司与我国核电三大巨头的上海电气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增发项目2011年盈利前景明确,订单饱满。
安泰科技 000969
公司作为一家新材料公司,具有领先的技术,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通过OSA认证的企业。国内非晶宽带材一旦形成工艺和大规模量产的实质性突破,将极大地推动国内非晶变压器的实际应用。
宁波韵升 600366
:公司参股35%的上海电驱动有限公司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用电机系统领域的标杆企业。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纯电动汽车及各类混合动力车
海螺型材 000619
公司在行业内处于垄断地位。随着市场对彩色型材需求增加,彩色型材在公司毛利中占的比将进一步提高,在建筑节能政策下,未来发展有望继续向好。该股目前为机构重仓持有,技术指标调整后进入低位区,技术性反弹有望出现。
泰豪科技 600590
公司是我国智能建筑电气领域的龙头企业,未来该领域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公司的发电机组业务由于铁路网、电网和电信投资的拉动,增长确定;此次计划介入太阳能光电建筑领域将为公司找到新的增长点。
雪莱特 002076
公司专业研发和生产紧凑型节能灯、车用HID灯以及其它特种光源和配套电子镇流器。节能灯和HID灯均属于绿色照明产品。在全球变暖、石油等能源价格高企的背景下,绿色照明必然成为电光源的发展趋势。
门窗节能——海螺型材:
门窗节能目前最好的方法是采用优质的塑料型材门窗。而海螺型材是目前位居世界第一的塑料型材生产
厂家,生产的海螺牌塑钢门窗是中国塑钢门窗第一品牌。产品通过了欧美最严苛的质量认证是高品质型
材的象征。在国内的门窗节能方面是当之无愧的龙头。同海螺水泥一样都属于安徽海螺集团下属,有着
母公司科学严格的管理与雄厚的经济实力做支撑。
外墙保温材料——烟台万华:
外墙保温材料目前效果最好的是mdi,在欧美已经大量应用,国内由于价格的原因还远没有普及。随着节
能减排标准的提高以及人们对高品质房屋的需求mdi的应用肯定会越来越普及。烟台万华是国内及亚洲地
区最大的mdi生产企业。拥有国际领先的生产工艺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中从不以价
格战取胜。尽管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对mdi的需求减少但是国外mdi生产厂家并没有放慢在中国建厂的步
伐,反而加紧在中国产能的建设,这恰恰说明对中国的市场对中国环保节能材料的未来需求是非常巨大
的。这对国内的龙头烟台万华来说也是历史的机遇。
混合动力减排——丰原生化
国内的生物燃料产业龙头是丰原生化,其大股东是央企中粮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企业,现
国家对燃料乙醇的补贴采用弹性制,保证了该产业不会出现亏损。随着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以及油价的回
升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非常好。公司是典型的地方企业和央企互惠关系,地方企业利用央企获得资金扶
持和影响力,央企利用地方企业获得市场份额。具体的说丰原生化得到了中粮的玉米稳定的供应。大家
不要觉得玉米造生物燃料是一个浪费,在现有的国家储备粮的制度下,每年都有大量的陈化粮要处理,
用成化玉米生产燃料乙醇是最好的出路。
缺点:燃料乙醇受制于原料粮食价格,如果粮价上涨对业绩的影响很大。油价下跌对乙醇燃料的价格有
很大影响。
低碳概念股名单
核心提示:天威保变、孚日股份、岷江水电、生益科技、维科精华、安泰科技、长城电工、乐山电力、华东科技、春兰股份、威远生化、力诺太阳、西藏药业、新华光、特变电工、航天机电、南玻A、交大南洋、杉杉股份、王府井、风帆股份、金山股份、湘电股份、粤电力A
[节能环保]
中原环保、菲达环保、创业环保、龙净环保、合加资源、泰达股份、ST方源、长征电气、岷江水电、华仪电气、中环股份、东方电气、金风科技、天威保变、有研硅股、鲁能泰山、大港股份、乐山电力、汇通集团、长城电工、鑫茂科技、京能热电、东源电器、天奇股份、美菱电器、通威股份、北海国发、特变电工、湘电股份、赣能股份、粤电力A
[太阳能] 天威保变、孚日股份、岷江水电、生益科技、维科精华、安泰科技、长城电工
、乐山电力、华东科技、春兰股份、威远生化、力诺太阳、西藏药业、新华光
特变电工、航天机电、南玻A、交大南洋、杉杉股份、王府井、风帆股份、金山股份、湘电股份、粤电力A
[核能] 中核科技、中成股份、申能股份、京能热电
[乙醇汽油] 丰原生化、华润生化、广东甘化、华资实业、荣华实业、华冠科技
[氢能] 同济科技、中炬高新、春兰股份、力元新材
[锂电池] 稀土高科、澳柯玛、杉杉股份、TCL集团、维科精华
[垃圾发电] 哈投股份、东湖高新、凯迪电力、泰达股份
[节能LED照明] 方大A、联创光电、华微电子、上海科技、长电科技、ST福日
[绿色照明] 浙江阳光、佛山照明、双良股份、同方股份、方大A
低碳经济板块将体现在哪些产业路线上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四类。
一是环保产业,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固定废弃物的处理等。目前环境压力较大,为了支持绿色革命,环保产业必须得到迅速的发展,其中固定废弃物的处理已成为一个迅速成长的产业,合加资源将此产业作为奋斗方向。涉及的重点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华光股份、海陆重工;
二是节能产业,包括工业节能,比如说余热回收发电、工艺改进以及节能材料,也包括建筑节能,智能建筑、节能家电、节能材料与节能照明均可归结为这一产业路线。另外,汽车节能也可包括在节能产业中,比如说混合动力汽车。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混合动力汽车并不是节能产业,只是能源的替代产业。涉及的重点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泰豪科技、烟台万华、北新建材、南玻A、智光电气、荣信股份、置信电气、中科三环、思源电气;其四,照明节能。涉及的重点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浙江阳光、佛山照明、雪莱特、三安光电。
三是减排。这其实也包括余热余收、余热循环与余热发电,但为了表述的方便以及考虑到提升传统能源的效率和碳减排的重要性,故单列一个产业路线,其涉及到清洁燃煤、IGCC、CCS、农业减排增汇等。
四是清洁能源,包括新能源的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等,也包括清洁能源的水电、核电等。更包括能源的传输方式,比如高压、超高压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智能电网业务。相关个股包括:平高电气、特变电工、天威保变、孚日股份、湘电股份、东方电气、中信国安和丰原生化。
虎门哪个加油站的油价比较低?其他镇街都有便宜的油站,唯独在虎门没发现。
虎门加油站我知道的有海岸,虎威,东风,威远BP和丰泰。
丰泰是被人封建了,大概是修路的缘故
海岸是水沟油的,所以劝你别去
虎威位于乐购那一带,估计人多价钱也高
总的来说,东风和BP好一点,但BP在威远,东风在南栅新合成那一带
为什么广东虎门这里的97#汽油那么贵?都已经破9.块多了,为何福建那边的才7.6元呢,差价为何那么大?很扯!
这个要怎么跟你说呢?虎门的油价是全东莞最贵的,而且油价是一直上涨,即使国家公布了调整下降油价,但是虎门却从来没有下降过油价!相对隔壁的长安镇油价都比虎门第!更加别说福建了!而且虎门的汽油!只有威远加油站,和新湾加油站的油比较好,其他的都是杂质比较大的!这个问题就关系到虎门油站的人黑问题了!
低碳类股票都有哪些?
低碳经济概念股一览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概念股涉猎的行业众多,产业链中包括了节能环保、风电、建筑节能、新能源汽车等诸多新兴行业。
低碳经济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范畴,但其新兴的特性决定其是持续性发展的,投资者需要在成长中摸索投资机会。正如张楷所提醒的那样:“有些上市公司的低碳概念吸引人,但由于受制于技术,短期不会对公司的利润有太大影响。”
在投资领域,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低碳经济之路将按照碳减排的自然路径、重要程度排序来看,依次是节能、减排、新能源、CDM。节能环保当属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受益股一览
华光股份 600475
国内中小型CFB锅炉及特种锅炉制造龙头。国家出台的节能环保政策使得大型CFB锅炉、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秸秆锅炉、垃圾焚烧锅炉等发电节能设备出现了极好的行业机遇。特种锅炉将是未来两年的利润增长点。
海陆重工 002255
公司是锅炉、核承压设备的生产商。考虑到未来国家加强新能源建设和大力增强核电国产化水平以及公司与我国核电三大巨头的上海电气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增发项目2011年盈利前景明确,订单饱满。
安泰科技 000969
公司作为一家新材料公司,具有领先的技术,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通过OSA认证的企业。国内非晶宽带材一旦形成工艺和大规模量产的实质性突破,将极大地推动国内非晶变压器的实际应用。
宁波韵升 600366
:公司参股35%的上海电驱动有限公司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用电机系统领域的标杆企业。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纯电动汽车及各类混合动力车
海螺型材 000619
公司在行业内处于垄断地位。随着市场对彩色型材需求增加,彩色型材在公司毛利中占的比将进一步提高,在建筑节能政策下,未来发展有望继续向好。该股目前为机构重仓持有,技术指标调整后进入低位区,技术性反弹有望出现。
泰豪科技 600590
公司是我国智能建筑电气领域的龙头企业,未来该领域面临良好发展机遇;公司的发电机组业务由于铁路网、电网和电信投资的拉动,增长确定;此次计划介入太阳能光电建筑领域将为公司找到新的增长点。
雪莱特 002076
公司专业研发和生产紧凑型节能灯、车用HID灯以及其它特种光源和配套电子镇流器。节能灯和HID灯均属于绿色照明产品。在全球变暖、石油等能源价格高企的背景下,绿色照明必然成为电光源的发展趋势。
门窗节能——海螺型材:
门窗节能目前最好的方法是采用优质的塑料型材门窗。而海螺型材是目前位居世界第一的塑料型材生产
厂家,生产的海螺牌塑钢门窗是中国塑钢门窗第一品牌。产品通过了欧美最严苛的质量认证是高品质型
材的象征。在国内的门窗节能方面是当之无愧的龙头。同海螺水泥一样都属于安徽海螺集团下属,有着
母公司科学严格的管理与雄厚的经济实力做支撑。
外墙保温材料——烟台万华:
外墙保温材料目前效果最好的是mdi,在欧美已经大量应用,国内由于价格的原因还远没有普及。随着节
能减排标准的提高以及人们对高品质房屋的需求mdi的应用肯定会越来越普及。烟台万华是国内及亚洲地
区最大的mdi生产企业。拥有国际领先的生产工艺不仅产量高而且质量好,与国外品牌的竞争中从不以价
格战取胜。尽管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对mdi的需求减少但是国外mdi生产厂家并没有放慢在中国建厂的步
伐,反而加紧在中国产能的建设,这恰恰说明对中国的市场对中国环保节能材料的未来需求是非常巨大
的。这对国内的龙头烟台万华来说也是历史的机遇。
混合动力减排——丰原生化
国内的生物燃料产业龙头是丰原生化,其大股东是央企中粮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燃料乙醇生产企业,现
国家对燃料乙醇的补贴采用弹性制,保证了该产业不会出现亏损。随着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以及油价的回
升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非常好。公司是典型的地方企业和央企互惠关系,地方企业利用央企获得资金扶
持和影响力,央企利用地方企业获得市场份额。具体的说丰原生化得到了中粮的玉米稳定的供应。大家
不要觉得玉米造生物燃料是一个浪费,在现有的国家储备粮的制度下,每年都有大量的陈化粮要处理,
用成化玉米生产燃料乙醇是最好的出路。
缺点:燃料乙醇受制于原料粮食价格,如果粮价上涨对业绩的影响很大。油价下跌对乙醇燃料的价格有
很大影响。
低碳概念股名单
核心提示:天威保变、孚日股份、岷江水电、生益科技、维科精华、安泰科技、长城电工、乐山电力、华东科技、春兰股份、威远生化、力诺太阳、西藏药业、新华光、特变电工、航天机电、南玻A、交大南洋、杉杉股份、王府井、风帆股份、金山股份、湘电股份、粤电力A
[节能环保]
中原环保、菲达环保、创业环保、龙净环保、合加资源、泰达股份、ST方源、长征电气、岷江水电、华仪电气、中环股份、东方电气、金风科技、天威保变、有研硅股、鲁能泰山、大港股份、乐山电力、汇通集团、长城电工、鑫茂科技、京能热电、东源电器、天奇股份、美菱电器、通威股份、北海国发、特变电工、湘电股份、赣能股份、粤电力A
[太阳能] 天威保变、孚日股份、岷江水电、生益科技、维科精华、安泰科技、长城电工
、乐山电力、华东科技、春兰股份、威远生化、力诺太阳、西藏药业、新华光
特变电工、航天机电、南玻A、交大南洋、杉杉股份、王府井、风帆股份、金山股份、湘电股份、粤电力A
[核能] 中核科技、中成股份、申能股份、京能热电
[乙醇汽油] 丰原生化、华润生化、广东甘化、华资实业、荣华实业、华冠科技
[氢能] 同济科技、中炬高新、春兰股份、力元新材
[锂电池] 稀土高科、澳柯玛、杉杉股份、TCL集团、维科精华
[垃圾发电] 哈投股份、东湖高新、凯迪电力、泰达股份
[节能LED照明] 方大A、联创光电、华微电子、上海科技、长电科技、ST福日
[绿色照明] 浙江阳光、佛山照明、双良股份、同方股份、方大A
低碳经济板块将体现在哪些产业路线上呢?笔者认为主要有四类。
一是环保产业,主要包括污水处理、固定废弃物的处理等。目前环境压力较大,为了支持绿色革命,环保产业必须得到迅速的发展,其中固定废弃物的处理已成为一个迅速成长的产业,合加资源将此产业作为奋斗方向。涉及的重点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华光股份、海陆重工;
二是节能产业,包括工业节能,比如说余热回收发电、工艺改进以及节能材料,也包括建筑节能,智能建筑、节能家电、节能材料与节能照明均可归结为这一产业路线。另外,汽车节能也可包括在节能产业中,比如说混合动力汽车。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混合动力汽车并不是节能产业,只是能源的替代产业。涉及的重点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泰豪科技、烟台万华、北新建材、南玻A、智光电气、荣信股份、置信电气、中科三环、思源电气;其四,照明节能。涉及的重点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浙江阳光、佛山照明、雪莱特、三安光电。
三是减排。这其实也包括余热余收、余热循环与余热发电,但为了表述的方便以及考虑到提升传统能源的效率和碳减排的重要性,故单列一个产业路线,其涉及到清洁燃煤、IGCC、CCS、农业减排增汇等。
四是清洁能源,包括新能源的风能、太阳能、地热、潮汐、生物质能等,也包括清洁能源的水电、核电等。更包括能源的传输方式,比如高压、超高压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智能电网业务。相关个股包括:平高电气、特变电工、天威保变、孚日股份、湘电股份、东方电气、中信国安和丰原生化。
地球的石油能源。还能让我们用多久?
1.世界石油存量
根据欧佩克(OPEC)的数据,截至2018年,全球有1.497万亿桶(国际石油桶以世界平均比重阿拉伯34度轻原油为基准计算,每一原油桶容积约等于159升)石油,其中79.4%的储量位于欧佩克国家中,而欧佩克的储量中有64.5%位于在中东。委内瑞拉和伊朗这两个受制裁的国家共持有欧佩克30%的储量。尼日利亚和利比亚(也有阻碍生产的安全隐患)持有另外5%的石油,这使全球35%的石油有留在地下的风险。
但是,尽管欧佩克在世界石油中占有最大份额,但在未来十年中,大多数新的石油供应将来自美国。因为美国页岩油技术,导致美国的成为第一大产油国。
2.石油需求增长
未来几年,石油需求增长将放缓。但是,需求增长放缓并不意味着需求增长为零,对“峰值石油”的呼声仍然遥遥无期。因此,尽管目前全球可能每天使用1亿桶石油,但根据EIA的估计,2019年的石油消耗平均每天将增加110万桶。到2020年,预计将增长140 万桶桶每天。然而,这些预测经常被调整,并且由于分析师预测经济疲软,因此需求增长预测在最近几周被下调,因此需求源于中美贸易战。
欧佩克估计,从2019年到2023年,石油需求将增长730万桶,从2019年到2040年,将增长1450万桶。这意味着到2040年,世界每年将使用近420亿桶石油。
世界各国石油消耗
3.现在每天石油消耗一亿桶
能源信息署(EIA)估计,2019年世界每天消耗96.92百万桶,排名前10位的消费者占总消耗的60%。每天将近1亿桶。
按今天布伦特原油每桶60美元的平均油价计算,这相当于消耗了58亿美元。
石油消费量排名前三的国家是美国(20%),中国(13%)和印度(5%),占世界消费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在这三个国家中,只有美国是主要的石油生产国。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是世界三大石油生产国中的两个,在消费方面分别排名第5和第6。
所以,在已经知道的存量1.5万亿桶原油情况下,每天一亿桶,还能使用41年,要到2060年才能使用已经探明石油储量。但是,随着新探明石油增加和采油技术进步,人类不必为此担忧。
世界石油储量
石油能用50年左右,这是小油瓶在课本上学过的内容,小油瓶也曾经一度深信不疑,但是大学选择油气类专业学习之后,认识也随之改变。小油瓶想说随着石油工业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和地质认识的不断提升,石油资源再使用100-200年问题应该不大,理由如下
1、广义石油资源包括哪些?大家通常说的石油是油气类资源的统称,根据储藏形式和油品的不同,石油资源可划分为两种:常规石油和非常规石油(重质油、稠油、页岩油、致密油等)。天然气资源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划分,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包括近10年来最火的页岩气、致密气、煤层气、可燃冰等等)。
这些石油资源仅仅是人类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种类,或许随着认识的不断提高,人类在未知领域和未知区域发现新的石油资源种类也未可知。
2、现有认识程度下全球还有多少石油资源?
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全球剩余的常规石油可采储量为4523亿吨,国内一般取1255立方米天然气=1吨原油,天然气已采出62.9万亿方约等于501亿吨,剩余天然气可采储量为4381亿吨。
此外按照每年油气勘探提交的储量增加比计算,未来常规石油和天然气待发现资源量达3065亿吨
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提升,除常规油气资源之外,非常规油气资源也是油气资源的重要补充,据统计全球非常规油气资源可采总量为5834亿吨
目前非常规油气中勘探成本最低,最有效益的就是页岩气了,在美国页岩气成本已经降到很低了,相当于桶油28.3-42.5美元,已经做到了比中国东部老油田桶油成本还低,近10年来中国也加大了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力度,已经先后建起了涪陵和威远两大页岩气生产基地,据报道在鄂西又发现了地质资源量达11.68万亿立方米的页岩气资源。
除了页岩气领域发现之外,目前中国在海域天然气水和物(可燃冰)成藏理论创新与开发技术上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17年中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首次可燃冰试采取得成功,标志着中国已经具备这种古老又年轻的资源开发能力了。为什么说可燃冰是既古老又年轻的资源呢,古老在于其形成的地质年代久远,年轻在于人类对其发现和研究时间较晚,因此他又被称作未来能源。
这种未来能源潜力巨大,就储量而言,可燃冰非常丰富,约是剩余天然气储量的128倍,其有机碳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天然气炭含量的两倍。仅海底探查的可燃冰分布量,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
3、石油资源可以用多少年?有了已知剩余资源量,再有每年全球资源消耗量,这就是个简单的计算题了
根据推算,全球剩余的石油可采资源量约为9000-10000亿吨,按照全球原油产量43.82亿吨推算,全球石油还可以开采200年时间;
按照全球5.3万亿方的天然气产量,全球天然气可采160年以上。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在当今能源 科技 日新月异的背景下,相信人类必定能发现更多的油气资源种类,有效提升目前老油田并不是很高的采收率,油气资源在近200年还能一直持久,像炫迈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很早以前就有所谓的石油枯竭论,或者是资源有限论。
其主要观点如下:
1)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
2)人类如果按照现在的速度使用,用不了多久就会用完的;
由于石油对现代工业的极端重要性,所以很多人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石油还能用多少年?有人估计,如果现在地球上人不再勘探新的油田,且消费保持不变,那么还能够用50年(BP石油公司在2017年6月份发布了《2017年世界能源统计报告》,2016年底全球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为2707亿吨,比上一年增长0.9%,储采比为50.6年。)。实际上类似还有很多估计,大约是几十年到几百年的时间,但是实际上这种估计都是非常不靠谱的。
但是实际情况如何呢?
每年原油存储量增长比每年的原油消费增长要多的多 。
而且每年的原油消费都是变化的,比方说,近五十年来,原油的消费已经翻了很多倍,如果50年前估计的话,可能早就用完了。
比方说,1987年,全球原油已探明储存量930亿吨,全球原油产量为30.92亿吨,由此推出当时开采年限为“仅为”30年左右。而实际上,2017年最新的数据显示已探明的储存量为2707吨,接近三倍。
2017年,原油的日均消费接近1亿桶,约为1300多吨 。
另一方面世界能源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新能源正在逐步被发现和替代。原油的重要性在下降。但 是中短期内,原油的地位不容动摇 。
虽然如此,值得注意的是,原油的边际采收成本正在提高,如页岩气;因为简单的油已经被采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很多都是采收成本更高的。不过技术也是在进步的,技术进步将会缓解这种情况。但是究竟能不能跟上速度呢?还不好说,但是不用太担心 ,能量是守恒的 ;
能源是一门学问,要想真的弄懂,还有很多要学习的部分。就个人来说就不用担心原油能不能用完了,反正这辈子是用不完的了。 发展中的问题自然会在发展中得以解决 。自有专家来解决这些事情。
正如著名的沙特阿拉伯前石油部长艾哈迈德·扎基·亚马尼在谈及能源转型的未来时所预言,“石器时代的终结并非因为石材的耗尽,而石油时代也将在原油枯竭之前终结”。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现代世界的命脉。世界各地的油井每年从地下抽取大约近亿桶原油,各国消费了同样多的石油。以这种速度,我们能在不耗尽供应的情况下继续从地下抽取石油多久?
自然,我们不能从一口井中开采整个地球的石油。无数油井遍布地球表面:一些活跃,一些枯竭。每口油井都遵循生产曲线,产量在几年内上升、稳定,然后下降到零。这就是所谓的哈伯特曲线,由壳牌石油公司地质学家马丁·金·哈伯特于1956年提出。
哈伯特还将他的曲线外推至全球石油产量。石油公司首先发现易于开采的大型油田,然后在大型油田衰落时转移到更小、更深的油田。新技术也继续使以前未开发的石油储藏成为可行的储备。总体曲线预测全球产量将上升、达到峰值,然后下降。 然而,在这种逐渐衰落开始之前,人类会到达一个被称为峰值油。
想象一个装满水的大瓶子,开始时毫不费力地一杯接一杯地倒下去,直到最后只能倒出一点。最终,你不得不严重倾斜来倒水。峰值油是最后一次装满的杯子。需求继续增长,而地球上不可再生的石油储量却在减少。 个别国家已经达到石油峰值。美国产量在1971年达到顶峰,随着全球石油产量在2005年趋于平稳,一些分析师表示,世界石油已经见底。
2006年,剑桥能源研究协会预测地球上仍有3.74万亿桶石油,是石油峰值支持者估计的三倍。该协会预测,全球石油产量将在21世纪中叶达到峰值。 石油峰值后会发生什么?最坏的石油危机预测包括天然气价格飙升、全球化的结束、普遍的无政府状态以及对以前受保护的钻井无情开采。
石油供应不可能永远满足全球石油需求,因此需要新的能源和使用方法。即使技术允许我们获取地球上的每一滴石油,日益稀缺和不断上涨的价格也需要在人类真正耗尽石油之前进行广泛的变革。
我们从小到大被灌输的思想就是化石能源都不可再生,十几年前就说石油还能有二三十年,到今天为止说石油还可以用三五十年,总之这个石油储量貌似很紧张,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大,消耗量也越来越多,但石油储量貌似越来越多。因此很多人都很怀疑这个事情,认为石油能源的紧缺是一场阴谋论,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随着人类 科技 的进步, 探索 到的石油储量越来越多,甚至超过之前几十年的石油消耗量,因此总会给人这样的错觉,为什么总说石油紧缺,但随着消耗石油储量却越来越多,这就是原因之一。
世界上石油总储量预估在1800亿吨左右,如果按照年耗油量在40亿吨左右,那么石油还够人类使用40多年。但是随着人类对是有个开采使用,我们也不断的在发现更多的石油储量,例如我国在19年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超8亿吨。石油资源虽然被认为是不可再生资源,但关键问题是我们尚没有把所有的石油资源全部都勘测出来,随着使用随着发现。
目前关于石油的形成有两个成因:第一是有机物形成石油,这个说法认为远古时期的动植物亡后被深埋地下,有机物被分解,经过特殊的环境温度及压力等形成石油和煤炭。这种化石能源的成因,认为石油和煤炭等都是不可再生资源,越用越好;第二个是无机物形成石油,这种说法认为地球内部存在的无机物碳和氢等,在特殊的环境下发生反应,形成化石能源,这种成因认为石油和煤炭等是可再生能源,随着使用消耗,它们也在源源不断的形成。
实际上人类发展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是一个不好的趋势,尤其是石油煤炭的使用,产生的有害物质会危害地球的生态环境,现在的全球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就是因为大量使用化石能源排放温室气体,同时由于发展树林面积减小,光合作用减弱,消耗的二氧化碳自然就会减少。
随着发展能源结构也越来越多元化,尤其是对于清洁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多,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尤其是人类研究的可控核聚变,如果有一天真正的实现了,那么就不需要依赖化石能源,因为使用核能的效率非常高。虽然现在一直都在宣扬着石油即将枯竭,但真实情况是发现的石油储备越来越多,现在的石油再使用个几十年都没问题。当然谁也不知道几十年后能源结构会变成什么样,是否还会发现更多的石油储备。
关于石油的“无机物生成论”是有验证方法的,因为如果石油的形成跟生物体没有关系,那么在其它天体上如果条件满足也是会产生形成石油的,那么在太空探测的时候以太阳系内天体为例,发现火星或者月球内部储存有石油,那么石油很大可能就是无机物形成的,当然这样的论证方法也不绝对。
但无论如何石油在目前甚至未来的几十年内都是我们依赖的能源,工业大发展脱离不开石油的使用。
我提供一个数据,你参考一下,2019年的6月份,英国BP石油公司发布了一个报告,目前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大概在17297亿桶左右,委内瑞拉的石油储备量最多,达到了3030亿桶,其次是沙特阿拉伯的2970亿桶,再之后是加拿大的1700亿桶,伊朗1550亿桶,伊拉克1450亿桶,俄罗斯1050亿桶。
考虑到人类日消耗的石油量在1亿桶左右,所以这17297亿桶石油,还够人类使用47年,但47年肯定不止,因为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石油,人类其实也没搞清楚,随着地质勘探的进行,全球石油的储量肯定还会继续增加,至于能增加到什么程度就好说了,但以人类的消耗速度来看,即使全球石油的储量增加一倍,也只能支撑人类使用100年。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一般来说一块油田开采到40%,它就会被放弃掉,因为越到后面开采的成本就越高,在自然压力的情况下,最好开采的那部分只占10%,剩下的就需要注水加压等方式,因为后面的石油非常的粘稠,运输,脱水,采集等等一系列技术难度太大,所以石油公司采集到40%的时候,就会转向另一块新的油田。
美国的一些公司在很多年前,就开始转向页岩油,页岩油属于一种特殊的石油,开采的成本也相对高一些,但08年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开采页岩油也变得有利可图,但无论是页岩油还是普通的石油,它们迟早有一天要被取代,因为随着石油的总量越来越少,它们的价格将越来越贵,短则几十年,长则100年,石油将慢慢淡出人类的视野……
地球上的石油贮量到底有多少,之前很长一段时期都没有准确的数值,因为人们对地球石油贮量的勘探技术,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
比如, 上世纪30年代,人们普遍采用重力、地震折射波、沉积学等理论探测石油,最开始探明贮量很低,还不能形成全球总贮量的统计值。上世纪60年代,又采用板块理论、地震勘探的叠加技术,使石油勘探水平大幅提升,到1987年全球原油探明储量为930亿吨。进入新世纪以后,人们又应用信息技术,又在地壳小型断块、隐蔽性油藏方面的勘探取得突破,至2017年跃升至2700亿吨,较上世纪80年代增长了3倍之多。不过近年来勘探的潜力已经挖掘得非常充分了,对全球石油贮量的修正速度也降了下来。目前世界上认可的地球石油资源探明贮量即为2700亿吨。
与此同时,随着石油消耗产业的规模调整,特别是新能源的开发以及油页岩的开采,对石油资源的消耗增长压力逐渐缓和。 以全球石油目前的探明贮量2700亿吨计算,除去已经开采的1300亿吨左右的原油,现在每年全球直接消耗石油的数量为33亿吨,那么在未来40年左右,全球石油资源将会被消耗怠尽。
从世界范围来看,石油资源的空间分布是极其不平衡的。中东地区占比最高,达到48%左右,主要集中在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曼、卡塔尔、叙利亚等亚洲国家。其次为拉丁美洲,占比达到19%左右,以委内瑞拉居多。排在第三的为北美洲,占比为13%左右,以加拿大居多。剩下的20%左右,主要集中在俄罗斯、非洲和亚太等国家。其它区域的石油资源则相对较少。
石油属于传统的化石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石油化工行业污染物排放历来数量多、强度大,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需要不断地进行污染控制及治理技术的创新,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提高原油产投比,提升能源制造和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从能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需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生物质能源,提高其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达到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的目的,这才是有效应对石油资源危机的根本出路。
这是一个令人类大伤脑筋的问题!过去,人们认为地下的石油是动植物腐烂后长期演化形成的。现代科学认为石油是地球内部热能运动出的“汗"。但不管是怎样形成的,越用越少这一趋势谁也改变不了!有时我们很多人在一起议论,一旦石油用光了,所有的车都停了,化肥,塑料的产量急剧下降,那时又回到以前的远古 社会 ,骑马骑驴,烧木柴野草……西方国家作过统计,说地球上石油储量约17290亿桶左右,大约能够人类再使用40~50年。看到这些统计数字,真叫人担忧!看来我们必须寻找新的能源。
地球上的石油还有多少?还能提供地球人类用多久?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们就知道全世界石油还可以供人类使用大约50年,当然今年已经是2020年,假如按八十年代那会计算的话,已经过去了40年,现在是有储量状况如何?人类还能用多久?假如没有石油人类该怎么办?下文来做个简单分析。
全世界石油储量到底还有多少?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总共有成员国12个,这是全世界建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原料国和输出组织,它的目的是“协调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与价格、确保石油市场的稳定”,当然OPEC的发展似乎有些变味,与一些成员国的理念起了冲突,因此卡塔尔已经于2019年1月退出OPEC组织,厄瓜多尔也于2020年1月退出OPEC。
2019年6月,英国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2019年世界能源统计评审》报告,全球石油储量17297亿桶,与早先公布数据相比变化不大,按当前全球需求测算可供开采50年。沙特由2017年的2662亿桶调整至2018年底的2977亿桶,但仍然比委内瑞拉的3030亿桶略低,加拿大1680亿桶第三,伊朗以1560亿桶位居第四,伊拉克以1470亿桶位居第五。
OPEC成员国分布
各位应该很好奇,委内瑞拉位居第一,但国际上关于石油输出总是没多少委内瑞拉的声音,其实这也难怪,因为委内瑞拉的石油属于高含硫原油,含硫量高达5.5%,催化加工和二次加工问题比较大,而且环保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而北海布伦特原油含硫量为0.37%,属于高品质原油,所以全球石油市场中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是一个重要参考指数!
部分原油的API值和硫含量值情况。越靠上、越靠左,油品越差;越靠右、越靠下,油品越好。
委内瑞拉的原油含硫量5.5%,炼油成本很高,无论是经济成本还是环保成本,因此委内瑞拉尽管石油储量非常丰富,但其话语权比重并不高!
当然回到石油还能用多少年的话题,其实就像核聚变,一直都是永永远远的50年,如果按当前消耗1亿桶/年计算,大概47年左右吧,所以说50年也没啥大毛病!
石油到底用得完的还是用不完的?其实从八十年代起就开始忽悠的石油快用完了,忽悠了40每年还在说可以用50年,就像一个,或者说提价的,但事实上这跟石油的成因有关系,如果是生物有机质成因,那么它真的会用完的,毕竟地质史上积累的碳是有限的,但如果是无机成因,那问题就不一样了,尽管它也是有限,但在人类的角度上来看,是一定意义上的无限!
我们接受的教育一直都是石油有机成因,而且它的证据也非常充分,石油馏分具有生物有机质普遍的旋光性,而无机质则不具有这种旋光性,但如果加热至300摄氏度时候,无机成的环境则很容易超过300度,而全球温度最高的油田也不过100度,这就是最明显的证据!
另一个说法是近代和现代沉积物中都具备了构成石油的各种烃类化合物出现,也就是说即使在现代沉积物中,石油的产生仍然在继续,只不过这个过程是在有些漫长,我们也不可能等到现代沉积物变成石油的那天!
无机成因的说法来自论天文学家托马斯·戈尔德和俄罗斯石油地质学家尼古莱·库德里亚夫切夫合作的无机成因理论,他们认为地球诞生时即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在高压的岩层中逐渐形成石油,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而富集,继而形成油田!
至于旋光性,两位大佬认为这是被微生物污染而已。
不过现代石油成因仍然以有机成因为主流,因为无机成因无法解释几乎所有的油田都诞生于沉积岩中,而且也无法解释在石油中广泛分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如马蜡烷,植烷,甾烷,伽藿烷,萜类以及同位素偏轻等现象!
因此作为吃瓜群众,我们支持有机成因!
石油用完了咋办?要厘清这个问题,必须要知道石油是拿来干嘛的,石油有两大主要功能,其一是作为能源使用,其二则是作为化工原料(包括生活用途),当然还有一个辅助功能是润滑油使用!
作用能源的替代似乎并不难,因为电能可以在绝大部分场合代替它的能源用途,比如当前正在如火如荼开始的电动 汽车 ,但在现代条件下,有一个位置在哪是是无法代替的,即航天事业,因为暂时无法用电来发射火箭,不过现代火箭燃料多样化,比如流行的液氧煤油可以用液氧,液氢代替,钢铁侠马斯克开发的甲烷液氧火箭等等,似乎也是有可能,只不过大家稍高些。
还有一个是工业原料,包括我们日常的化纤以及塑料制品,还有工业上多种复合材料等等,这个理论上可以用合成来方式太解决,但代价是相当大的,不过燃料油省下来作为化工,怎么说都可以支撑很多年,算是解决了吧!
最后一个是润滑油,估计这个应该没啥好代替了!
当然以上只罗列了几个关键的作用,比如 汽车 工业的合成橡胶(电缆绝缘也是),还有制药行业的各种提取物,也有日常清洁用品与化妆品等等,其提炼后的残渣沥青也是交通道路建设的重要铺路材料!
所以,石油暂时还不可替代,只能用燃料油节省下来勉强支撑!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不过我觉得这资原总有枯竭的时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