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油价分类

今年历次油价调整情况是-今年历次油价调整情况是什么意思

1.三次石油危机均带动美国制造业呈现上涨态势对吗?

2.2022年邯郸89号汽油的价格是多少邯郸95号汽油油价

3.当前油田行业为什么不景气

4.中石化下次的油价是涨还是降,能不能提前知道?

三次石油危机均带动美国制造业呈现上涨态势对吗?

今年历次油价调整情况是-今年历次油价调整情况是什么意思

是的。

报告首先在回顾历史上四轮原油价格大幅上涨行情后总结道:全球油价主要由供给与需求决定,同时货币因素也会对油价产生直接影响,地缘政治和原油库存通过影响原油的供给需求间接对油价产生扰动。

第一次石油危机1973-1975:经济和政治因素都在这轮石油危机中扮演重要角色。经济层面来看,产油国与西方石油垄断公司的利益冲突是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

由于国际石油垄断公司对油价的控制,油价这段时间以前长期维持在1-3美元左右,产油国对资本主义旧的石油体系长期低价的不满与西方石油公司不肯让步,使得双方的矛盾日益尖锐。

政治层面来看,这次石油危机根本原因是阿拉伯国家主要想利用石油武器,要求美国等放弃对以色列的支持立场,迫使以色列退出占领的阿拉伯国家领土。

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10月14日美国公开向以色列空运武器、19日向以色列提供22亿美元的军事援助,此后阿拉伯国家开始实施一系列削减产量、石油禁运措施将石油危机推向高潮。

第二次石油危机1979-1980:在这一轮石油危机中,一方面是战争导致的被动供应减少的客观因素,1978 年底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导致供给的严重不足,油价从13美元/桶一路攀升到34美元/桶,1980年9月22日,“两伊战争爆发”,产油设施遭到破坏,市场每天有560万桶的缺口,国际油价一度攀升到41美元/桶。

另一方面,市场的心理预期也扮演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78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在报告中称“世界将逐渐经历石油的长期紧张,甚至是严重的不足”,使得市场对油价上涨的预期不断升温。石油公司开始囤油,个体消费者开始抢油,推动原油供给每天约减少300万桶,原油需求每天增加300万桶。心理预期的自我实现推升油价加剧上涨。

第三次石油危机1990-1992:同样因为战争,1990年,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海湾战争,两国石油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石油产量骤降。8月初,伊拉克占领科威特之后,受到国际经济制裁,石油供应中断。仅仅3个月的时间里,国际油价从14美元/桶急剧攀升至42美元/桶,石油危机爆发。随后美国经济在1990年第三季度陷入衰退,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不过相比于前两次石油危机,这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一方面是战争维持时间没那么长,主要作战时间在一个月左右,同时,世界其他国家的产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国际能源署(IEA)充分的紧急预案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供不应求推动油价高涨2003-2008:期间全球尤其亚洲经济迅速崛起,原油需求大幅上行,带动油价攀升。2004年开始,国际油价在需求的拉动下稳步提升,2007年之后进入快速提升阶段。2007年1月布伦特原油54.3美元/桶,到2008年7月油价达到133.87美元/桶,涨幅达到146.54%。

因此,从需求端来看,原油的需求长期主要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并且石油需求比GDP的变化提前反应;供给端来看,主要受石油储量开采成本等影响。

另外由于原油使用美元计价,使得油价与美元走势呈现较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美元贬值时,使用其他货币购买石油变得更加便宜,刺激需求,推动油价的走高。相反,美元升值,对于其他投资者石油变得更贵了,抑制需求,油价走低。

石油危机影响市场的逻辑

1、宏观层面

1)油价的上涨首先带来工业生产领域成本的提高,对PPI上涨产生直接效应,而PPI上涨导致工业产品产销能力的下降。

在前述三次石油危机期间,美国工业总产值均出现下滑,其中,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下滑程度最大,工业总产值从1973年10月的1.46万亿美元降到1975年6月的1.31万亿美元,降幅达8%。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各行业PPI波动幅度也最大。

具体到各行业成本提高程度,则会随着用油程度的不同有所差异。从历次石油危机来看,燃料相关产品及动力、化工及相关产品和金属及金属制品相关行业PPI同比涨幅最大,纸浆及纸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以及纺织品和服装行业PPI同比涨幅相对较小。

2)油价的上涨通过价格输入效应和收入转移效应传导使得CPI走高,进而抑制投资和消费。

一方面,由于原油在CPI中占有重要权重,国际油价走高,影响国内油价及相关石油化工产品成本增加,直接作用于一篮子商品。同时,油价通过PPI产业链向下传导,柴油、煤油、燃料油等工业制品成本增加,随后金属制品、塑料等价格也会因此上涨,交通运输、邮电等行业陆续上涨,从工业领域生产劳动成本到商品服务业领域消费价格最终都会上涨。从而引发投资、产出的下降。

另一方面,油价的上涨,使得OPEC等石油输出国获得大量的石油美元,货币资金流动性提高,直接导致通胀的产生。而对于石油进口国,油价上涨,使得真实货币余额减少,消费者会增加对其他产品的替代需求,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带来社会需求增加,引发通胀。

CPI与个人消费和投资均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并且对个人消费的作用很快呈现。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1973年至1974年,美国CPI同比由6.2%上升至11.0%,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不变价增速由4.95%降低到-0.84%,固定资产投资由13.39%降低到6.38%。第二次和第三次石油危机期间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从时间效果来看,CPI的上涨会立马对个人消费支出产生抑制作用,而对于投资的作用会有一些时滞。

2、产业价值链层面

在整个石油化工产业链中,上游的原油价格是主要的驱动因素。

根据工业生产流程,原油产业链一般包括:原油开采—炼油—化学工业—纺织、机械行业。原油价格随着产业链逐渐传导,同时从上游到下游随着行业集中度的降低,价格传导作用逐渐减弱。

全球原油市场是一个供给高度集中的市场。OPEC、美国、俄罗斯几乎决定了全球原油的供给价格。随着产业链向下移动,行业集中度逐渐减弱,炼油行业一般集中于大型企业,具有相对较高的垄断定价能力,能够有效的把油价向下传导,表现为原油与油气开采行业和燃料动力等价格走势较为一致。

产业链中下游相对分散,竞争激烈,议价能力较弱。石油化工产业链的中下游包括化学工业、纺织业以及机械行业等,随着产业链向下移动,行业集中度逐渐降低。表现为原油价格的变化只部分转化为化学工业价格,更为下游的机械工业等更多的受投资端和消费的影响,石油价格传导力度有限。

因此,从产业链传导来看,随着产业链下移行业集中度降低,价格传导作用减弱,行业影响减弱

2022年邯郸89号汽油的价格是多少邯郸95号汽油油价

89号汽油的价格:

每升价格:8.35元

每吨价格:11190元

拓展信息:

89号汽油,是指它含有89%抗爆震能力强的“异辛烷”。于是辛烷值的高低就成了汽油发动机对抗爆震能力高低的指标。如果用89号汽油,当然不容易产生爆震。由于降硫、禁锰引起的辛烷值减少,以及我国高辛烷值资源不足,结合我国炼油工业的实际,将第五阶段车用汽油牌号由90号、93号、97号分别调整为89号、92号、95号。

《车用汽油》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联合起草修订,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17930—1999,GB17930—2006和GB17930—2011。本次修订既考虑了国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对大气污染防治和空气质量改善的迫切要求,也考虑了车用汽油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的现状,以及油品生产企业技术改造和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需求,主要指标与欧洲现行标准水平相当,满足了国内第五阶段汽油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有助于减少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油田行业为什么不景气

低价格、低回报、低投资和低成本

(1)尽管目前低油形势何时结束存在争议,但业内专家普遍预计,国际原油价格在2015年继续颓势的可能性较大。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针对2015年国际油价走势进行的调查问卷也支持同样的观点,调研结果如下图所示:

(2)由于油田开工率降低和钻进平台数量减少,短期内原油价格或将小幅反弹,但预计中期局面依然疲软。如,美国原油产量在众多大型油企削减资本开支以及钻井平台数量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有所回落,但由于国际供过于求的基本局面仍无大的变化,加上原油库存的增加和部分国家产油的增多,预计短期维持在 60美元上下。中期来看,美国和伊朗的原油将有可能更多流入国际市场,而2015年主要产油国加大能源政策(主要降低能耗,提高能源效率)调整力度,将进一步抑制原油需求的增长,国际原油供过于求的程度有可能进一步加重,国际油价可能依然无法走出目前的颓势。受国际油价影响,短期内国内成品油有小幅反弹的可能,但中期来看价格整体依然将保持低位。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石油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3)受油气资产贬值影响,我国资本或将积极参与石油行业收购和重组。纵观历次油价下跌,无不带来石油行业的并购和重组潮。2015年也不例外。受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的影响,石油企业的利润大幅下降,融资也将受到极大影响,比如北美的非常规油气田,可能是未来被收购的重点地区。而石油行业的不景气,却促进了我国民营资本的参与油气行业收购的积极性。我国正在倡导“”建设,鼓励沿线各国加强能源等领域的合作,这将促进我国资本(包括国有和民营)积极参与中亚油气产业的整合。但是部分国际油气企业认为油气资产有进一步贬值的可能,因此目前是否是收购的最佳时机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新电改方案落地之后,石油行业改革方案有望出台。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体制改革以来,各行各业都在推进深化体制改革进程。当前,新的电改方案已经落地,油气改革方案成为行业新的期待。而关于改革方向存在巨大争议,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以及多位资深行业专家认为改革矿权制度(增强上游领域的竞争)、管道业务独立、油服公司从母体剥离等是未来改革发展的方向,但同样存在“两桶油合并”等相反的改革声音。随着讨论的深入,石油行业改革方案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出台。

中石化下次的油价是涨还是降,能不能提前知道?

油价也不是随意定的,而是根据国际油价行情来确定的。

我国成品油调价机制最主要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改委于2008年11月25日前后拟定并获审批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主要内容是:1。将现行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的定价机制,改为实行最高零售价格,并适当缩小流通环节差价。最高零售价格,是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上流通环节差价来确定的。2。 将原允许企业根据政府指导价格上下浮动8%将为4%左右,折成额度取整确定。3。 中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调整机制是国家发改委根据新加坡、纽约和鹿特丹等三地以22个工作日为周期对国际油价进行评估,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4%时,即调整国内成品油的价格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价格信息。

第二阶段:2013年3月26日,《关于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624号)》:1。缩短调价周期;将成品油计价和调价周期由现行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并取消上下4%的幅度限制。为节约社会成本,当汽油、柴油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2。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油种;3。完善价格调控程序。

第三阶段: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通知,决定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主要内容:1。设定成品油价格调控下限为每桶40美元,即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每桶4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不再下调;2。建立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3。放开液化石油气出厂价格;4。简化成品油调价操作方式。

总得来说,我国现行的成品油调价机制主要挂靠三个国际油种: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采用这三地原油现货价格的加权平均值:布伦特:迪拜:米纳斯=4:3:3。成品油的定价以原油成本定价为基准,再加上关税、消费税、增值税、运费、炼油厂的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国家对成品油实行的是最高限价,即国家发改委规定最高的零售限价,各企业可以在最高限价之下自行定价。同时国家设置了调控的上下限。调控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成品油的调价周期为十个工作日,即一般两周调整一次。但当汽、柴油的涨价或降价幅度低于每吨50元则零售价格暂不作调整。

虽然已经历次改革,但是现在成品油调价机制仍存在一定问题,比如成品油定价、调价并不能真实反映市场情况。目前成品油调价依据为国际原油变化率。虽然多数时间两者保持较强同步性,但前者受供需的影响更大,后者对国际经济、政治、金融形势等更为敏感。若后期能够将我国的成本加成方法发展成为市场定价法,则能细致的反映市场情况。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