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油价涨幅

中行油价最新调整消息-中行报价

1.中国石油和中国银行

2.为什么原油价格上涨这么快?

3.六银行全部暂停账户原油开仓!工行连天然气、铜和大豆都停了

4.因原油宝风险事件,中国银行被罚5050万,原油宝事件指什么?

5.马云既然有钱,为何不在负40美元出手买入几亿桶石油,拆穿?

中国石油和中国银行

中行油价最新调整消息-中行报价

这两支股均是这次导致大跌主力在出货的品种之一,炒股的实质就是炒庄家,庄家的实力强股价才能走得更远,靠散户推动的股票是走不了多远的!介入这类股的风险很大。没有主力的股都不适合长线投资,都只适合短线投资!

银行板块是这次美国次贷危机最重的板块,中国银行直接损失高达70亿,间接损失累积高达270亿,加上寸款准备金率上调,所有银行股的利润降低15%,所有主力选择了大量出货,而这两支股都受到波及了,都是主力资金出货的品种之一,这支股现在的剩余主力都不超过3%了,实力很弱了,炒股的实质就是炒庄家,庄家的实力强股价才能走得更远,靠散户推动的股票是走不了多远的!既然主力都不看好该股在撤退了建议散户就不要去凑热闹了。安全第一,看看中国石油吧,主力撤退了是什么走势!

该股5.79是个压力位,如果短时间内无法突破请注意回风险,如果后市在大盘上攻的推动下该股突破了5.79并站稳震荡走高,那中线看高6.56(也是个压力位),由于主力已经有出货的决心,每次拉高都不能排除是主力在拉高出货,建议你尽早从该股撤退出来。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操作。

2008年2月12日

中国石油:根据2008年1月12日的报告显示,该股主力在流通股中持仓比例仅仅6%不到主力实力太弱,炒股的实质就是炒庄家,庄家的实力强股价才能走得更远!(不要去看限受股的主力,他们对股价不会形成直接的影响),剩下的全是散户,这仅有的主力资金要解救94%的散户是很难的,如果一只股票主力获利了结了,那后期的势头就不是太乐观,这种超级大盘股对大盘造成影响是正常的!如果主力资金仍然不大规模进场,那今年该股都很难再回到48的高位,请密切留意主力动作,如果到了今年2、3月主力仍然没进场,那建议朋友们调整股票,牛市!时间就是金钱!!!!没必要由散户来给主力揩屁股!而这个等待的过程中,做波段降低成本,为换股做准备了!!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操作!!如果主力在2月开始逐渐入场,并加速吃筹码,那我上面说的请忘掉!!!(散户最近又有继续增加的迹象,主力资金继续出货在流通股中只剩4%了,后市如果主力资金不进场,后市不容乐观)

2008年2月12日

主力都在跑路了,证明该公司确实应该算赔钱公司,很多主力都是价值投资,他们都认为没价值了,这个公司真的就完了,而且说不定从上市一开始该股票就是个主力机构的阳谋,上市前所有的机构都大唱高调,把散户吹得晕呼呼的,都对该股上80、100希望无限,而开盘当天开始就开到了比预期的上限还高的地方,里面的主力获利丰厚,就在高位出货了反正散户是充满信心的在继续接盘,到这里我们应该很清楚到底中国石油为什么会跌了吧,上市前所有机构都说要重仓配置,开盘后却全部撤退了 ,这是早就有预谋的。只是散户不愿意承认而已。如果朋友实在要介入该股(也只能短线),请注意风险了,后市该股的拉高不排除是主力资金再次拉高出货。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操作!祝你好运!

近期发现有一些股友随意转贴我以前的股票评论,由于单支股票的评论存在时效性几天之内该股的形势就存在很大的变化,具体的操作策略也得进行调整,不希望喜欢该贴的股友原封不动的任意复制转贴,这容易使采用该条评论的股友的资金存在短线风险!都是散户钱来得不容易,请多为他人着想!谢谢支持哟!

为什么原油价格上涨这么快?

周四,欧佩克+(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宣布将石油减产协议延长至4月底。听到减产的消息,不仅国际油价先涨为敬,而且高盛甚至给出了三季度油价突破80美元/桶的预判。

还记得大约一年前,国际油价一夜暴“负”,闹出了中行原油宝的大乌龙。也就不到一年时间,国际油价的天怎么说变就变?

原油不仅是大宗商品之王,也是股市里的重要题材。本文将从聚焦3个维度,来探讨油价V型反转背后的机会:

前因后果对策

一. 前因

石油在需求端,与国际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因此,当一年前疫情席卷全球、股市暴跌之时,在悲观的经济预期下,石油的需求自然是萎靡不振。

而在供给端,世界上主要的石油出口国不到20个。如果这些国家能够步调一致,从理论上是可以随心所欲的控制油价的。而为了达成这一目的,富得流油的沙特做起了带头大哥,带领各产油国成立了意在通过限产来涨价的欧佩克。(在经济学概念中,像欧佩克这样的组织被称为卡特尔)

数字人民币系列之三:王座下的阴谋(3/6)

菠菜的视频

· 1699 播放

尽管看起来能在原油市场呼风唤雨,但实际上欧佩克面前要面对3座大山:

1.欧佩克成员国内部的矛盾

只有当欧佩克所有成员国都认真履行减产协议,国际油价才能出在高位。但问题是,减产也意味着有价无市,所谓的高油价只不过是直面富贵罢了。所以,站在博弈的角度,每个成员国都有动机在他国减产之时,自己偷偷增产,赶紧把直面富贵落袋为安——可是如果所有成员都这么想,所谓的减产协议就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另外,作为产油主力的中东国家虽然都有着相同的信仰,讲着同样的语言,但是彼此之间却是谁也不服谁。且不说沙特、伊朗分别拉起了逊尼、什叶两大山头,甚至沙特都无法摆平自己阵营里的小弟。比如卡塔尔早就看不惯沙特,于是在2019年初退出了欧佩克。

2.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矛盾

非欧佩克产油国,以前主要是俄罗斯。

尽管俄罗斯已从世界霸主堕落成一个靠出过活的二流国家,但瘦的骆驼比马大,地大物博,且还武力值爆表,俄罗斯仍然是欧美重点提防的对象。

所俄罗斯并不怕沙特来硬的,毕竟后者只不过是一个表面镀金的封建国家。俄罗斯不是欧佩克成员国,也就没有义务遵守减产协定,所以,欧佩克减产让油价上涨,俄罗斯反而占了便宜。

更要命的是,现在不仅是沙特和俄罗斯划江而治的问题了,而是沙特、俄罗斯、美国三足鼎立的局面。

3.页岩油的冲击

页岩油可以简单理解为品位不高的原油(此处不是学术很严谨,需要有油页岩资源)。然而,技术进步和油价上涨,会让曾经没有开采价值的资源,变得有利可图。

实际上,美国自身的石油资源并不少,近在咫尺的墨西哥湾里,就有不少大油田。后来,页岩油又极大的增加了石油的供给,再加上美国制造业外流,导致石油需求的下降——美国从石油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

页岩油动了传统产油国的奶酪,沙特和俄罗斯早就对页岩油不爽了。不过,页岩油在成本上是处于劣势的。页岩油根据开采条件不同,其成本大致在每桶30美元至50美元,要比沙特、俄罗斯的采油成本高出不少。

于是,大约在去年这个时候,沙特拿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觉悟,大量增产,并以跳楼价甩卖原油,意在挤垮美国的页岩油。结果这招真的奏效了,去年二季度,美国页岩油钻探的先锋,切萨皮克能源公司市值暴跌超90%,申请破产保护,成了行业近5年来最大的破产事件。

二. 后果

沙特的目标初步达成,萨勒曼亲王高调表示:“(美国页岩油)钻井的时代,已经永远结束了。”

终于可以限产涨价了——信心爆棚的沙特,甚至同意俄罗斯小幅增产。但沙特可能高兴得有点早,有两个逻辑会在暗中侵蚀其自信的根基:

1. 随着油价的进一步攀升,页岩油可能卷土重来。毕竟只是山姆大叔那边只是公司在财务上破产,但是技术还在,就算是破产后无法东山再起,接盘的公司仍然可以用页岩油钻井技术赚钱。尽管美国页岩油井数量还没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但已经从2020年的低点开始回升;

2. 油价上涨无疑是在给光伏、风能等替代能源,以及新能源车送助攻。按照经济学的规律,一种商品涨价,会刺激其替代品的需求上升。如果重回高油价时代,充满电没公里只要5分钱的“人民神车”五菱宏光mini EV不是更香吗?

三. 对策

尽管欧佩克很努力地想控盘,但国际油价仍然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

国际油价大涨,无疑直接利好“三桶油”——中国石油(601857)中国石化(600028)中海油(美股代码CEO)。但是从股价长期走势来看,尤其是中石油、中石化,没有成长性也就算了,但是连周期股波段易机会都不给这就过分了,直接走走成一路阴跌的大熊股,说多了都是泪。

其实精于消费股的巴菲特,也买周期股。股神就曾在十几年前在港股抄底中石油,爆赚了一笔。只不过,巴菲特持有了3年就开始清仓了,也就是说股神只是因为中石油超跌才参与,并不是看好长期前景。

但如果把眼光拓展到整个油气板块,甚至是传统工业领域,实际上还是有一些机会可以关注的。

例如2020年7月,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收购了一批天然气管道公司,交易总额约100亿美元。

来源:澎湃新闻

在股神的启发下,我们对于油价上涨的对策,可以关注以下2个投资逻辑:

1. 在碳中和的大题材下,化石能源中,碳排放量更低的天然气,将因为需求激增而扩张产能。BP(英国石油公司)就曾在报告中预测,到2035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能从自然界中直接利用)中的消费占比将接近25%,仅次于石油。由于油气的价格是正相关的,油价上涨也会带动天然气涨价;

2. 管道是天然气运输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加强天然气管网建设,三桶油已经将管道资产剥离并转移至管网公司。而且我国管网建设现在仍处于建设期,因此管道材料的供应商将迎来需求的改善。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星空财富”(ID:xingkongcaifu1)

六银行全部暂停账户原油开仓!工行连天然气、铜和大豆都停了

4月28日上午9:00起,工商银行官网暂停账户原油、账户天然气、账户铜和账户大豆全部产品的开仓交易,持仓客户的平仓交易和已经预设的转期,以及连续产品份额调整均不受影响。至此,国内推出账户原油交易的六家主流银行全部宣布暂停账户原油开仓,而工行更是成为首家主动宣布暂停所有能源和农产品账户开仓交易的大行。

业内人士认为,在国际油价暴跌至负值导致中行原油宝众多客户惨遭“穿仓”之后,这些银行主动按下“暂停”键,可以有效防止出现类似风险,同时也说明银行业内或许正在开展账户商品交易的全面自查梳理,未来监管部门对银行开展衍生品相关业务的要求会更严,标准会更高。

中行率先宣布暂停新开仓

北京时间4月21日凌晨,美国WTI05原油期货合约在最后交易时段,价格一度暴跌至-40.32美元/桶,最终结算价报-37.63美元/桶。挂钩该合约的中行原油宝产品以此价格为投资者平仓,导致多头持仓客户的本金

一夜归零,还倒欠中行大笔保证金。

4月22日,中国银行发布《关于我行原油宝业务近期结算和交易安排的公告》称,鉴于当前的市场风险和交割风险,自当日起暂停客户原油宝(包括美油、英油)新开仓交易,持仓客户的平仓交易不受影响。

其余五家银行迅速跟进

事实上,国内共有六家银行推出账户原油业务。除中行外,还有工行、建行、交行、民生和浦发。虽然这些银行并未出现这种亏完保证金还要倒赔的险情,但受到“原油宝”事件的警示,它们迅速跟进中行,也纷纷宣布暂停。这些银行均表示,作出这样的决定是出于对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流动性等风险因素的考虑。

4月22日当天,建行就发布公告称,鉴于当前的价格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因素,根据相关规定,自公告之时起,暂停账户原油Brent与账户原油WTI品种月度合约的开仓交易,持仓客户的平仓交易不受影响。

当日建行还发布了一份“关于账户商品交易业务WTI200约交易规则的提示公告”。公告称该行有权调整这一合约的到期处理时间和处理规则,对客户到期未平仓持仓进行现金结算;建议客户充分关注近期原油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可以在该合约到期前选择主动平仓。

交行4月22日那天也向客户提示风险,同时表示,因国际市场出现异常状况(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市场报价中断或价格瞬间出现大幅波动),交行有权暂停交易或调整报价。

次日,,交行和浦发正式宣布暂停账户原油业务新开仓。交行称,鉴于当前原油市场价格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因素,暂停记账式原油产品的新开盘交易,现有持仓客户的平盘交易不受影响。浦发则宣布:鉴于当前原油市场价格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因素,自2020年4月24日早8点起,暂停账户原油产品的开仓交易(市价、挂单开仓交易均无法成交),合约到期后无法展期;现有持仓客户的平仓交易不受影响。

4月25日,民生银行也宣布,鉴于当前的价格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因素,自4月27日早9点起,暂停账户能源北美原油、国际原油的开仓交易,持仓客户的平仓交易不受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都暂停了新开仓交易,但对于已经持仓的客户,各家银行的处理并非完全一致。其中建行明确表示有权调整200约的到期处理时间和处理规则,对客户到期未平仓持仓进行现金结算;浦发则向客户明示合约到期后无法展期。但工行规定,持仓客户已经预设的转期以及连续产品份额调整不受影响。

银行账户商品交易不只有原油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国内银行推出的账户商品交易模式基本类似,业务内容也并不限于账户原油。

根据建行官网介绍,账户商品包括账户能源、账户基本金属和账户农产品等三大类。账户能源包含账户原油WTI、账户原油Brent等,账户基本金属包括账户铜等,账户农产品包括账户大豆等。账户原油WTI价格参照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期货价格,账户原油Brent价格参照洲际交易所(ICE)布伦特原油(Brent)或者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布伦特原油(Brent)期货价格;账户大豆价格参考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货合约报价;账户铜价格参考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COMEX)铜期货价格。

各家银行的产品设计和交易规则都类似。比如,都采取只记份额、不提取实物的方式,都有人民币和美元两个币种,T+0交易,客户通过先买入后卖出平仓或(看涨做多)或先卖出后买入平仓(看跌做空)获取价差收益。客户都可以通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进行开户和交易。

但是各家银行的投资起点和交易点差等细节还是有显著区别。比如,有的银行的账户原油起点为1桶,有的银行为0.1桶。交易点差的差异则比较大,同一家银行不同品种之间还有区别。有的银行大部分品种点差稳定在1%,有的银行部分品种会高达5%。

特别是移仓日期的选择,各银行也有所不同。中行规定在合约最后交易日前一天移仓,其他银行选择提前5-6天。正因如此,只有中行的原油宝这次惨遭“围剿”,其余银行都逃过一劫。

工行还停了账户天然气、铜和大豆

目前来看,其他银行都只暂停了账户原油的开仓,只有工行把范围扩大到账户天然气、账户铜和账户大豆。

有业内人士认为,最为国内最早推出账户原油交易的银行,工行对账户商品交易业务还是相对比较谨慎。三月中旬,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油价跌成“矿泉水价”,趁机抄底的投资者日益增多,却发现工行当时已经暂停人民币账户的买入交易。

自3月13日起,工行APP已暂停人民币账户北美原油和国际原油两个连续产品的买入交易,平仓交易、美元账户原油投资则不受影响。客户在下单确认时,工行APP会提示:“由于您购买产品已达到我行人民币账户商品和账户外汇总交易净额上限,目前已不能买入新开仓(做多),平仓不受影响;待总交易净额恢复到限额以内后,您将可以重新买入新开仓。”

工行人工客服则称,因为总交易金额达到上限,人民币账户原油、人民币账户天然气、人民币账户大豆、人民币账户外汇都无法进行新开仓业务,但是客户可以通过先卖出后买入的方式交易。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有客户当时因为无法在工行做多抄底,转战中行原油宝,结果惨遭“负油价”绞杀。

账户原油交易到底是业务创新还是钻监管漏洞?

“原油宝”穿仓之后,众多投资者亏损惨重,正在与中行和有关部门交涉。目前,该事件最后如何处理尚无最终结果,但业内人士已经在检视此类由银行推出的账户商品交易存在的风险隐患。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众多投资者对中行原油宝的质疑包括:是不是推销给了风险不匹配的投资者;到底算理财还是算期货;归银保监会还是证监会监管;究竟合不合法。而这几个问题对于开展此类业务的其他银行一样适用。

不同风险的产品匹配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近年来,股票、期货、私募基金等风险较高的投资领域一直在完善这一制度,但对于以安全稳健为特色的银行来说,似乎考虑得并不充分。

原油宝挂钩的是境外原油期货合约,风险高,对专业金融知识的要求高,并不适合普通投资者。但是在银行的“包装”下,这类产品门槛低至几十元就能参与,也没有杠杆,无论是银行还是投资者都觉得风险可控,风险等级也只定为R3级,平衡型投资者就可以参与。但事实上,这次原油宝的风险比R5还大。所以,“原油宝”的一些客户连做多做空都不知道,完全以买股票的心态操作。

事实上,随着国际油价波动,从境外交易所修改规则允许出现负值开始,原油期货就出现了穿仓可能,只不过中行没有及时调整规则,普通投资者更是想也想不到。而其他银行只不过凑巧提前移仓躲过一劫,但之前他们也跟中行一样,并没有就负油价专门进行风险提示。

此外,从进入门槛看,这些账户商品交易都存在对国际期货标准的交易单位进行拆细的操作。比如,国际市场原油期货合约的最小交易单位1手是1000桶,而国内这些银行1手就是1桶,0.1桶就可以交易。有监管人士表示,这些产品的设计原理,实则缘起于银行根据客户实际需要推出的结售汇业务,此后不断延伸至贵金属及商品领域,但已经逐渐偏离了银行最熟悉的业务领域。

原油宝到底应该归银监会监管还是归证监会监管也是一个叫人难回答的问题。如果把它视为参与境外期货交易,就该归证监会同商务部、国资委、外汇局等部门共同监管,可它又没有杠杆,跟一般期货还是有区别,而且这些投资者也不是直接在境外期货交易所交易;如果把它视为银行理财产品,就应该由银保监会监管,可它实际做的又是境外期货合约的交易,跟代客理财完全不同。

因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类银行推出的账户商品交易,目前还处于监管的灰色地带。也正因为如此,留下了很多漏洞需要银行和监管部门一起修补完善。

因原油宝风险事件,中国银行被罚5050万,原油宝事件指什么?

因原油宝风险事件,中国银行被罚5050万,原油宝事件指什么呢?其实简单的来说,原油宝是一个关于理财的产品,并且这是涉及国外和国内的金融结构,但是由于中国银行的错误,没有及时清仓,导致很多的买家亏本了,他们认为,这个损失应该由中行来承担。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地缘政治、短期经济冲击等综合因素影响,国际商品市场波动剧烈。美国时间2020年4月20日,WTI原油5月期货合约CME官方结算价-37.63美元/桶为有效价格,由此触发?原油宝?事件。

第一,那么原油宝事件发生后到现在,银保监会在网站发布了中国银行?原油宝?事件处罚通报。

对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罚款5050万元,此外还有4名员工被重罚,合计被罚180万元。 中国银行?原油宝?产品风险事件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主要包括,产品管理不规范 ,风险管理不审慎 ,内控管理不健全 ,销售管理不合规。

其实在我看来,对中行的处罚是必然的趋势,但是因为中行而让买家亏本的钱基本就拿不回来了,银保监会的这一做法确实是有平息事件的做法,但是责任让中行的处罚是不应该由他们来评判的吧。

第二,我认为中行这时候应该出来发声,提供交易明细。

在事件发酵这么久之后,现在我的争论的焦点就是中行在那个时间点,有没有清仓,是否真的有按-37美元交易。我觉得中行应该把全部的交易明细都呈现给大众,如果真的是由于中行的失误而造成的,那么中行就应该主动承担责任,承担损失的金额不能把亏损转嫁给原油宝投资者头上 。

马云既然有钱,为何不在负40美元出手买入几亿桶石油,拆穿?

马云有钱不假,中行更有钱。中行为什么不买?中行任由别人来割我们的韭菜, 不但惹祸上身,被国内大众投资者责骂和质疑,而且还有可能会面临着承担部分损失。这里边不是单单钱的事,因为石油都是负价了,买了直接就赚钱啊。这好的事情如果可以操作,中行就干了,就会直接买下来,转手卖给中石化,中石油,那赚的钱可比这些客户的佣金多了多。那么为什么不能直接买下来那?这是因为期货交易的规则和实际情况决定的。

先说为什么不能买?美国的原油期货有俩个,一个是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另一个是德州轻质原油(WTI),中行原油宝产品购买的德州的轻质原油。按照期货的交易规则,期货到期时需要实货交割的。而交割是需要资质的,中行只是个金融机构,它没有交割的资质。有人说,那就联合其他有资质的譬如中石油来合作,这也不可行,因为实物交割需要提前三天申请,而三天前中行显然没有意识到会跌倒负37美元。中行的反应太慢了,也无视交易所新出的规定油价可以降低到负数的风险。

即使可以交割,德州的原油在库辛,一个美国内陆城市,需要先在当地租油库放油,而且当地的油库都被别人给租下来。你买下了负价原油,看着是个捡个便宜,其实是个大麻烦。却有没地方放,运不出来,而也租不到那么多油船来运。这就是为什么中行买不了,马云也买不了,中石油也买不了的原因。再说,中行的操盘手估计正在睡觉,因为中行22点已经休息了。所以,油价之所以会降到负价,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这就是被别人割了韭菜,因为别人看到了你没有实物交割资质,就是可以实物交割,你也没地方放,也运输还是大问题,所以只能按当时价格平仓。

中行原油宝事件发生以后,高高在上的中行居然要求客户补易资金。这一下惹起投资者的愤怒。本来,投资本金颗粒无收也就罢了,现在还要居然补足俩倍的资金。,这也太欺负人了。于是许多客户开始咨询专业人士,咨询律师,准备上告中行。目前中行的态度已经缓和多了。现在看来,中行在产品设计和风控方面的确做的不够,尤其是期货市场交易规则的改变居然也无动于衷,表现的淡定冷漠,在最后交易日居然还是还是按照平常的上下班时间,停止了客户的交易,无人值守。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上了一课。所谓投资理财都是有风险的,投资有需求时,也要理解产品的含义。不要简单的认为,最多亏个本金不就是了,有时候,本金亏了还不行,还要让你补亏损。虽然这次中行原油宝事件还没有最终处理结果,但是本金亏完了还要补钱,就问你:闹不闹心。所以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需要擦亮眼睛。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