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油价涨幅

工信部油价调整通知-工信部汽油价格

1.油价8.5,加95一百块能跑多少公里

2.油价跌回5元时代,想长期省油?建议看下这五款车

3.2019油价会下调吗

4.今日油价下调 明日油价上涨 油耗想说爱你不容易

油价8.5,加95一百块能跑多少公里

工信部油价调整通知-工信部汽油价格

您好,油价8.5元,100元可以加油11.76升油,具体跑多少公里,还要看车辆工信部给出的百公里油耗是多少。

例如:油耗为8.5L/100公里,那么,加100元95号汽油,可以跑11.76/8.5/100=138.35公里。

百公里油耗是指车辆在道路上按一定速度行驶一百公里的油耗,是车辆的一个理论指标。百公里油耗是厂家在客观环境中,用安装在车辆底盘的测功机测得的值转换为速度参数,再指定速度行驶,计算出车型的理论实验百公里油耗数据。

油价跌回5元时代,想长期省油?建议看下这五款车

近期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下跌,让国内石油价格重回5元时代,也让不少车主朋友在加油时硬气的说出“加满”二字。

对于不少车友来说,用车成本一直都是天大的问题,此次油价下跌的确能让我们在近段时间省下不少开支,但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想要根源性的减少油费,还得一开始就选择这些省油车型。

卡罗拉双擎E+

补贴后售价:18.98-21.28万元

日系车型一向有省油的美誉,丰田又是其中最为出色的那个。在燃油车型中,丰田卡罗拉就属于同级车型佼佼者,而在双擎科技加持下,它的油耗又有进一步的减少。

作为根据中国市场政策打造的新能源车型,卡罗拉双擎E+在普通双擎车型的基础上增添了外接充电接口,能够享受到国家的政策补贴,补贴后售价在18.98-21.28万元之间。

这款车型在造型上与燃油版车型近乎一致,唯有蓝色车标标明其新能源身份。根据工信部油耗数据来看,它的百公里油耗仅为1.3L。要是你喜欢卡罗拉,同时对油耗要求严格,这款车就是不错的选择。

领动?PHEV

补贴后售价:15.78-17.88万元

日系车的混动技术有目共睹,而韩系车对此也有自己的见解。近几年伴随新能源的强势崛起,现代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了多款新能源车型,其中有氢能源车型,也有混动车型。

以国内在售的插电混动版领动来讲,它基于燃油版领动打造,布置了一台功率为44.5kW的电机,纯电续航里程85km,慢充满充时长为4.75小时,在城市通勤中具备不错竞争力。

这台车的工信部油耗为1.0L,的确是省油人士不错的选择。

秦Pro?DM

补贴后售价:13.69-20.69万元

新能源当然不是外企专属,若说技术成熟程度,自主品牌也有话说。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车企,比亚迪已经在纯电领域闯出一片天,那么它的混动车型又有怎样的表现呢?

就以去年三月推出的秦Pro?DM车型来讲,这款车在龙脸设计下拥有了不错的外观造型,同时车辆内饰也变得有模有样,面子上没有问题。里子方面,这台车选择了1.5T+110kW功率电机的组合,既具备不错的动力性能,又拥有1L-1.4L的百公里油耗,谁不爱呢?

帝豪GL?PHEV

补贴后售价:15.28-16.48万元

说起自主品牌轿车,就不得不提到帝豪系列,常年占据自主品牌轿车销冠宝座的它,在新能源领域也交出了不错的答卷。

帝豪GL?PHEV,拥有燃油版车型一致的外观,不论是颜值还是可靠性,都已经经过了国内广大帝豪车主的检验,是一款信得过的家用小车。

它的百公里油耗数据为1.4L,同样算得上可圈可点。

荣威i6新能源

补贴后售价:14.78-17.88万元

拥有上海这座限号城市的主场优势,荣威的新能源车型一路都顺风顺水,荣威i6新能源也不例外。

如果说中庸但耐看的前脸造型是这款车走向大众的根基,那么极具科技感的LED灯组就是它打开年轻市场的利刃,这样的造型无疑为其加分不少。

在上汽动力技术的加持下,荣威i6新能源百公里油耗达到了1.5L,想要省油的你确定不考虑下?

写在最后:治标更要治本,只要我们选择了油耗更低的车型,哪怕后续油价再度上涨,我们也不用过于担心用车成本的问题。但我们也要知道,良好的行车习惯也是省油的关键,所以在低油价、低油耗之后,我们还得练练驾驶技术啊。

关注车业杂谈车家号,互动将有机会赢取精美小礼品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19油价会下调吗

国内油价难以预测。我们要到2019年才能知道。

理论上,目前国际油价受益空因素占主导地位,油价应该会下跌。但中国的油价很少跟随国际趋势。

而且,由于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沙漠扩张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及城市出行拥堵带来的压力,工信部于2019年1月1日发布公告,北京、天津、河南、山东等9省市将提前实施国家六项标准,其中海南于今年11月1日率先实施国家六项标准,并开始供应国家六大油品,而重点地区、珠三角和成渝地区也提前开工至2019年7月1日。国内其他省市将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

第六项国家标准是一氧化碳排放量不高于0.5g,氮氧化物不高于0.035g,颗粒物不高于0.003g,与我国第五项相比,我国一氧化碳排放量下降50%,总烃和非甲烷总烃排放量下降50%,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42%。国家石油产品的环保性能和使用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未来,国六规范来袭,成品油的规范上升,自然油品的成本也就升高,油价上涨,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百万购车补贴

今日油价下调 明日油价上涨 油耗想说爱你不容易

最近纯电动汽车关于电耗的话题热度不减,类似冬天电量缩减、未来充电桩电价提高等等持续成为大家关心的热点。说到电耗,不得不提燃油车的油耗,消费者买燃油车时同样非常关心这个问题,而油耗带来的后期使用成本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电动车得以推广的一大民生问题,每每提到油价上涨,大家都群起激愤、怨声载道......

油耗肯定是大多数人买车考虑的一个方面,因为每当加油时,你都能目睹加油机上不断飙升的油费数值,绝对是你能亲眼看得到的直接利益相关点。你可以自己做主,在买车前就剔掉一些高油耗的车,避免自己吃亏。

不过,油耗是否处于优先考虑范围,还要取决于车辆其他方面对你的吸引力大不大,比如外观、配置、安全性等。毕竟汽车仍属于大宗物品,大部分人还做不到像买衣服那样想换就换,说扔就扔。许多人一辈子辛辛苦苦攒钱,也就够买一辆车,所以大多数人会把车当做另一半,选车就像相亲,特别谨慎,方方面面都要权衡。

当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称,现在新车的油耗发展到什么水平,大家还是清楚的。毕竟现在网络这么发达、透明,消费者在买车前总会上网了解了解。如果10万元的1.5L排量小汽车,行业油耗通常在8L/100km,那么一辆20L/100km的同级别、同排量的汽车,就容易被市场及政策所淘汰。

对于油耗,大多数人可能认为一台车一箱油贵几十元钱似乎并不是什么大事,然而实际计算下来也并非小数,按18年全年油价变动的平均数1.5元/L来算,50L油箱加满要多花75元,按平均百公里耗油10L、一年累计15000km的行驶里程计算,一年则需要为油价上涨多花2250元…

如今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富裕了,不大会纠结于微不足道的油耗差异,同样的价位下,官方平均油耗8L/100km的A品牌,跟8.1L/100km的B品牌、7.9L/100km的C品牌,油耗差别真的大吗?我想不会有多少人在乎。在乎的人,可能都不会去买车,而更倾向于如骑车、坐公交地铁这种绿色出行。因为只要买了车,后期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哩,油耗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以20万元的车,每年行驶2万公里,百公里9升油耗来计算:

每年油费约:20000公里÷100×9升/百公里×7.4元/升=13320元

每年保养费约:500元×4次=2000元

每年保险费约:6000元

每年停车、过路费约:3000元

每年折旧费:200000×(100%-50%)÷5年=20000元

因此很多人忽略的折旧费才是大头,而油费只占30%而已,油耗涨跌假设有10%的差距,对于整个用车费用的影响也就是3%而已。10万元级别的汽车,年行驶2万公里,按8升油耗计算,油耗也不过占总用车费用的42%。

或许有些人认为油价涨跌对于私家车日常用油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从整个商业环境来看,每日不停跑在路上的货车、卡车、客车都才是用油大户,而它们作为联动整个消费体系的细胞,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因为客运、货运用车的成本在增加:快递、水果蔬菜等物流、建材货运、而这些成本最终也会转嫁到每一个消费者的日常生活成本。一切需要燃油的行业都会面临成本增加,成本增加的结果就是要提高利润收益来平衡,最终受到影响的可不仅仅是车主本人。油价俨然已经代表了民生产品的基础价格,尤其在食品农产品这些大量的低价值货物运输中,运费占比较高(运输成本中油比例也很高)。

拿前几个月的国内成品油价出现“三连降”来说,汽、柴油标准品最高零售价格累计分别下降1425元和1375元,相当于92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下降1.12元和1.18元。汽、柴油价格连续三次下降,明显减轻了消费者用油负担,从而也可以客观推动GDP的增长。

对于私家车主而言,按油箱50升测算,三次降价后加满一箱油可省钱56元;按出租车每天运行300公里、百公里耗油8升测算,每月可减轻出租车司机负担800元以上;按重型卡车每天运行600公里、百公里耗油30升测算,每月可减轻重卡司机负担6000元以上。

油价下调,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降低,对于普遍依靠货运输送商品的消费者来说,购买响应物品也将付出更少的钱。正因为每个消费者的吃穿用度都是物流运输带来的,高油价自然会带来连锁反应。也正因为如此,油价升降对生活方方面面都有影响,所以国家对每一次油价的涨跌都非常慎重。

对于那些由燃油车更换为纯电动车代步的普通车主来说,虽说燃油车日常费用较高,也并不是负担不起,不过想想换了电动车以后,每年光省下来1-2万元的加油费似乎就已经够开心一阵子了。然而纯电动车续航里程限制了车辆的使用半径,几百公里的远途行驶依然离不开燃油车,因此我们对于油价上涨依然保持着敏感。

因为经常需要补充燃油,尤其是在车主开的是一台比较费油的车,那么加油开销是一直存在心理影响的,甚至见过很多人,每次即将去加油的时候,都要感慨一下:车太费油了。一年开一万公里基本算是上下班代步,偶尔出门也不远。但是这仅仅是用车群体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人,每年的行驶里程在两万,三万,四万。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价位不同的车还好说,如果同价位的车,你发现每个月总是比同事多花几百块钱的油费,那就很别扭了。如果出个远门自驾游,加油频次都会不一样。不仅仅是油耗,在购买第二台车的时候,车主们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选购需求,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结合自身进行考虑,再也不用像买第一台车那样迷茫了。

现在汽车技术越来越发达,几乎所有车企在宣传家用车时都会用到"省油",什么缸内直喷、小排量趋势,最后几乎全部指向节油性好。省油几乎成了家用车的标志,那么我们买车时考虑油耗考虑的究竟是什么呢?

1.实用性

影响汽车油耗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车重(车重与油耗的关系成正比,据说车重每下降10%,油耗也会相应下降若干个百分点。),风阻,发动机热效率等等。

以上几点都会影响汽车的设计,而在这点上,主机厂比消费者刚在乎油耗,三缸化,小排量化都朝着省油的方向发展。而通常我们日常的城市行驶不会涉及极端情况,所以市面上的家用车除了极个别车型之外,油耗差别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2.驾驶性

对油耗影响最大的不是车,而是人。同样一款车,工信部油耗是一个数值,你自己跑出来的又会是另一个数值。与其考虑油耗,不如多考虑一下自己的驾驶习惯。当然一味的追求省油驾驶,开起来油耗可能会低一些,但是牺牲驾驶体验且影响其它交通参与者就不好了。

所以买车时究竟要不要考虑油耗的问题就很清晰了,如果是追求驾驶体验,空间大等等因素,买SUV之类的车型肯定是不在乎油耗的;但是如果你追求的是家用省心,日常代步,那么市面上的车型油耗差别其实并不大。所以想省油除了买混动车型、纯电动车型外,也可以从日常驾驶习惯做起,实在不行,少开车多坐公共交通+步行岂不是更强身健体!

乐淘车事

淘你所爱

视觉?/?阳仔

撰文?/?阳仔

编辑?/?阳仔

校对?/?阳仔

审核BOSS?/?Mr.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