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油价调整不是规律-油价为什么一直变
1.2020年第五次油价下调,未来还有可能降吗?
2.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即将迎来“第7轮”调整,此次会涨还是会跌?
3.油价为何不直接涨到100一升呢
4.中国的油价为什么涨的快跌的慢呢?如题 谢谢了
2020年第五次油价下调,未来还有可能降吗?
考虑到各种情况的变动,油价未来还有可能降,但是据分析师预测,下一次的油价调整应该是会上调的。
根据图表显示,步入2020年,国内油价已经经历了4次上调,5次下调,12次搁浅的变动。而油价刚刚进行的第5次的下调,会使每个车主加满一罐油少花6块多钱。但是这次下调很有可能会促使下一次变动时油价出现上涨的情况。在国内油价的这些变化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个这样的规律:油价会出现连升和连降的情况,而一旦连升之后就会连降,甚至涨价以及降价的次数都是相同的。比如2020年初始油价先是大幅下降了三次,随后又大幅涨价了三次。然后经过多少次的搁浅之后,又出现了类似的变动。当然这不能成为一个理论上的规律,油价的这些变动只能是一个巧合,但是油价变动的大方向却是降价之后很快就会涨价。所以有分析师就预测,第5次油价下调后,下一次油价变动很可能就会上涨。当然这并不能排除掉其他特殊的情况。
尽管油价有时会上升,有时会下调,但是步入2020年之后,受到疫情的影响,以及国外油价的变动,我国国内油价总体是下降的。虽然期间会出现过价格反弹,但是反弹的程度远不及下降的程度。照这个情况下去,排除掉小的价格波动,未来的油价可能还会继续下降,但是当油价价格低到一个点的时候,也就是油价的最低点,可能就会维持较长时间的价格搁浅,但绝不可能继续下降了。如果利润甚至不足以支付成本,那么销售成品油行业就会出现亏损,没有人会愿意继续销售这些成品油。
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即将迎来“第7轮”调整,此次会涨还是会跌?
这次的国内油价调整,肯定是下跌的,因为国际原油价格已经长时间下跌了,而且其它石油进口国的油价也向下调整了,我国的油价肯定也会向下调整的,不然就不符合市场规律了。
我为何敢说这次国内油价的调整肯定是下调?很简单,因为国际原油价格已经长时间下跌了,全世界的石油进口国油价都跟着下调了,我国的肯定也会跟着下调的。因为国际原油的交易方式和期货类似,所以是可以使用加权平均值来评估国内油价是如何调整的。两个周期内的国际原油价格计算出加权数,如何在相减,得出来的是负数,国内油价就要向下调整,反正就上涨,这次我用布伦特的国际原油价格计算了一下,得出来的数据是负数,而且距离中间数零有比较大的差距,所以这次国内的油价肯定是大幅度向下调整的。
其实对于经常玩期货或者经常关注经济知识的,都知道,我国这次的国内成品油零售价调整肯定是向下调整的,也就是大幅度下跌。原因也很简单,算出来的加权平均值是负数,或者直接简单点来说,那就是国际原油价格长时间下跌。即使短期内出现暴涨,也不会影响到石油进口商的收益,所以国内成品油零售价下跌是情理之中的。其实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说,这次的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很大概率是下跌的,因为现在的油价相比国际上其它几个石油进口大国的成品油零售价差太多了。
总的来说,国内成品油零售价的此次调整,我个人认为是会下跌,因为国际原油价格已经长时间下跌了,通过计算加权平均值求出的差值也是负数,这几个结合原油结合在一起,我敢确定这次调整肯定是下跌。
油价为何不直接涨到100一升呢
还真不太可能。以后都是绿色低碳交通了,汽油的需求越来越少,油价不会涨到100元
首先,按照2016年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通知内容,决定进一步完善成品油价格机制,设置调控价格上下限。调控下限为每桶40美元,
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也就是说如果
国际油价低于40美元时,汽油零售价格不降低;如果国际油价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高;在40至130美元之间波动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正常调整,按照过去十个工作日的价格做相应调整,现在国际油价WTI在66美元左右,布伦特在76美元左右,而92号汽油价格在8元人民币左右,即便简单粗暴的把国际油价翻一倍算130美元,油价顶多也就在15元/升,怎么可能100元/升?
其次,就算是没有调控的上限,按照现有价格调整机制,油价要涨到100元/升,也就是是现在价格的12.5倍,那么对应的WTI油价是66*12.5=825美元,布伦特油价76*12.5=950美元,这么说吧,前一阵美国和沙特因为记者事件闹得很僵,沙特也放出风来威胁要把国际油价推高到一个美国无法接受的价格,这个价格你知道是多少吗?200美元,也就是说,200美元的油价是一个美国都无法忍受的价格,所以我真的无法相信国际油价会被放任提高到八九百美元。
综上,虽然我们可能对现在的高油价有微词,但是还是要客观一点,油价还真达不到100元。
中国的油价为什么涨的快跌的慢呢?如题 谢谢了
主要是定价机制的问题。
作为社会监督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提出,为什么公众总是感觉国内油价“涨快跌慢”。中石化方面对此回应称,这主要是定价机制的问题。
纽约油价大幅下挫,但是主导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的国际三地原油变化率一直高居不下,并未满足-4%,即未达到国内油价下调的条件。
记者从国内多家大宗商品资讯机构了解到,目前三地原油变化率已经接近于0,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保持下跌的态势,预计8月25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迎来下调窗口。
对于为何三地原油变化率下跌并不明显,金银岛资讯一位分析人士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三地原油变量率看的是22天的移动平均变化率,国际油价仅下跌几天对此影响并不大。
该人士认为,成品油定价机制其实是很有“策略”的,其目的是希望能保持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平稳,因为国内汽柴油使用的覆盖面非常广,一旦价格频繁波动对于工农业的影响都比较大。
扩展资料
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四大缺陷 香港与内地天壤之别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实施两年来,其自身缺陷日渐暴露。用一个有失偏颇的制度作为基准,其在执行过程中必然难以“服众”。
一是“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措辞使制度权威性降低,价格调整原则性不强。“可调”“可不调”这样的伏笔不应出现在严肃的制度设计中。
国家发改委作为石油价格主管部门,应该是规则制定者,引导市场变化,而非强化行政管控,陷入一轮又一轮价格调整的争议中。
二是成品油定价机制计算方法不透明,易引发社会猜测。国家发改委从未正面公布三地22天移动加权平均变化率计算公式,所选取国际石油报价也未公开。
诸多社会机构只得揣摩官方定价公式,监测石油价格变化率。
三是22天调价时限较长而滞后,难与国际油价接轨。在现有石油市场格局下,滞后必然产生投机。在以往的价格调整过程中,总有消息灵通的社会贸易商借机囤油套利。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四大缺陷 香港与内地天壤之别参考资料:
人民网-中石化回应国内油价涨快跌慢:是定价机制问题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