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油价调整周期表最新-悉尼油价调整周期表
1.关于南方航空股票技术分术
2.澳大利亚悉尼哪些区域的房子比较便宜?
3.国外专家对勘查的回顾与看法
关于南方航空股票技术分术
600029南方航空股票长期趋势分析、短期技术指标分析:
一、南方航空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长期趋势分析):
1、公司介绍: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是中国三大航空集团之一。形成了以广州、北京为中心枢纽,密集覆盖中国,辐射亚洲,连接欧洲、美洲、澳洲的航线网络。南方航空2007年旅客运输量达到817.3亿客公里,国航为700.3亿客公里,2007年度客运排名世界第四,的航空公司。同时,2007年加入天合联盟,成为首家加入国际航空联盟的中国内地航空公司。
2、最新财务数据指标:( 08-09-30)
每股收益(元)0.0040,每股净资产(元)1.8700, 净资产收益率(%)0.23 ,总股本(亿股)65.6127,实际流通A股(亿股)15.0000 ,限售流通A股(亿股)33.00,流通H股(亿股)17.6127,每股资本公积:0.588 主营收入(万元):4204600.00同比增 0.80% ,每股未分利润:0.187 ,净利润(万元): 2800.00同比减-98.72% ;
3、南方航空有利信息:
⑴国家政策利好助推南航发展,发改委于12月18日印发了《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自2008年12月19日零时起航空煤油出厂价格由每吨7,450元调整为5,050元,每吨降低2,400元,调整幅度达到32%。同时在12月19日下午,自2008年12月25日起,相应降低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标准。其中,800公里(含)以上航线由每位旅客150元降低到40元,800公里以下航线由80元降低到20元。
⑵公司具备其它竞争及避险优势
1. 和国航,东航(600115.SS, Rmb4.63, 未评级)相比,公司在08 年9 月结束航油套保,而国际油价在此后一路下滑,12 月19 日创出自2004 年以来新低的33美元/桶。国航和东航则损失惨重,两家将分别在今年计提交易性金融资产亏损分别达到50 亿和37 亿。
2. 汇改以来的人民币上升势头在08 年下半年出现停滞,国内出口水平11 月同比下滑19%,为刺激国内出口, 09 年人民币兑美元增长幅度可能只有1%-2%,亦有可能出现贬值。对于航空公司而言,汇兑收益一块将在09 年减少,甚至出现汇兑损失。
而南航适时调整美元负债比例,目前来看已降低到70%左右,而该数据07 年时为96%。而国内利息的不断下调也将减少公司的利息支出。
⑶政策性利好信息
控股股东南航集团接受国家注资30亿, 南航于10月26日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于近日收到财政部下发的《财政部关于下达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2008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的通知》(财企[2008]316号文),根据此通知,财政部下达给南航集团2008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30亿元,此项拨款作为增加南航集团国家资本金处理,南航股份董事会已就此事询问了南航股份执行董事和控股股东南航集团,目前南航集团正在考虑将此笔资金注入本公司,同时南航股份自身也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
⑷投资风险
公司目前最大的投资风险还是在于明年的飞机利用情况,虽然公司在新飞机投入运行后可用运力进一步增加,但是面对现在的市场环境,增加的10%的ASK,所能带动的RPK 的增加量是一个重要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国际油价何时出现反弹,反弹力度有多高,是另一个影响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
⑸公司评价与投资建议
由于本次航空煤油调价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国家对于航空业的复苏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因素。而作为第一个获得到国家注资且国内航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航空公司,其未来表现值得期待。我们调升公司EPS,08年-10年EPS由原来的-0.05元,-0.23元和0.0.9元调升为-0.05元,0.30元和0.43元。公司09年内部定向增发后每股净资产达到2.44元,给予公司1.8倍的PB,09年目标价为4.3元,隐含上升空间15.3%,首次评级给予「增持」。
二、南方航空股票短期盘面技术指标分析(短期技术指标分析):
从600050中国联通目前的盘面K线形态和其它技术指标看,短期的情况不好,该股截止到今天已经跌破了MA的所有均线支撑,但股价受到10日均线的有利支撑,股价也就是随波逐流的走势,随机的KDJ指标的J线已经是-8.10了,而且还没有出现回头止跌的迹象,KDJ指标的显示现在是在底部徘徊的走势;
但盘面的VOL指标和MACD指标的情况不是很差的了,从盘面看MACD的趋势指标基本就要下滑到零轴以下了,且有逐渐走弱的迹象,目前MACD指标是-0.10已经进入在弱势区内,但组成指标的DIF和DEA与J线形成向下发散的形状,后市基本就是就是逐级下滑和弱势盘整的趋势;
从VOL看到今天的成交量同比缩量很多,与流通盘相比较已经是地量水平了,下午开盘后该股有三次明显的上攻动作,效果是很明显的,的,而且股价也上攻突破了10日均线的压制,尾盘半小时攻击力加强,该股主力强行上攻的意图显而易见,但看到的上挂的五档卖盘量也比较大,说明多空双方还有一轮搏杀的;
应该注意的是:结合盘面的K线图形,股票短线和趋势的KDJ/MA/MACD这三个技术指标,以及VOL成交量指标来看,该股的股价是在跌势和弱势横盘的之间,这样走势就完全取决于大盘的走势了,大盘向好则涨,反之则跌;
分析研判的结论:
从沪市大盘今天的情况看,短期难以有所作为的,鉴于该股的重组分歧较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上该上市公司今年的经营业绩大幅滑坡,而且金融危机下的航空业不会有好的表现,所以就短期和中长线的投资来讲,南方航空都不是最佳的品种,不建议对该股进行投资,保持关注为宜。
澳大利亚悉尼哪些区域的房子比较便宜?
(澳洲日报讯)
悉尼郊区房市正上演着一步“大逆转”的剧码,东区和北区房价跌幅超过两位数,而西区却以近乎同等的水平劲涨。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传统的涨跌模式发生了改变。股市暴跌和养老金缩水,富豪区首当其冲,而所谓的“按揭区”却享受着创四十多年来新低的油价和利率的惠利。
至下周二,雷曼兄弟破产已经一年。西悉尼大学经济副教授Steve Keen表示,在这段时间里有钱人受到的影响最大。“如果你爬到了树顶,回到树下势必将比别人经历更多。”
澳洲房产监管(APM)统计数据显示,上财年,悉尼东郊区平均房价下滑了10.8%,至96万元。豪宅集中的悉尼北区海岸,平均房价也下滑了 9.2%,至118万元。然而,西南区和西区的情况则大不相同。受首次置业者提振,Canterbury和Bankstown平均房价涨了8%至44.3 万元。APM经济学家贝尔(Matthew Bell)指出,房市的两端市场发生了大逆转。
根据澳统计局的上一次(2006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1.6万名金融和保险从业者在悉尼北海岸居住,悉尼市区和Sutherland郡则各住有1.3万名金融和保险从业者。在专业岗位裁员中,这些人最先受到影响。
数据还显示,北区和东郊区的居民中很大比例是在10年内即将退休的从业者。他们需被迫工作更长时间以弥补缩水的养老金。在东区海港郊区,有十分之一的人年龄在55岁至65岁之间。然而在Parramatta及西南区,这个年龄层的人口仅占3%,但有孩子的双亲家庭的比例比东区更多。
此外,在西区郊区有超过四分之三的工薪族开车上班,这表明他们享用着最优惠的油价。但在悉尼中心,仅有不足三分之一的人开车上班。
麦觉理银行经济学家Brian Redican称,在过去三十年里经历的经济衰退中,此次是仅属于“富人的衰退”。
来源: 澳洲日报上周日,悉尼当地媒体刊载大篇幅房产报导,预言未来10年内悉尼的房价将会再翻一倍,多达一半的悉尼房主有望跻身百万资产一级;同期柏斯和布里斯本的房产市场也有望繁荣。
悉尼媒体:悉尼房价10年内恐翻番
澳洲房产监督机构(APM)的数据显示,未来十年悉尼房产中间价很可能飙升至120万元,平均每年增长7.6%。这对于那些已经买了房的人而言是个好消息,但对还没买房而且想买房的人却是个噩耗。经济学家表示,住房负担能力已经到了悬崖边缘,而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却无所作为。他们警告道,拥有私家房产的 “大澳洲梦”正在走向终结。
未来十年,Kellyville、Campsie和Forestville的房产中间价都有可能突破百万元。目前房价较便宜的外西区(outer- western suburbs)如Emerton和Blackett都名列10大最有增值潜力地区之中,这两个区的房子预计在2019年12月之前将超过60万。 Beaumont Hills的中间价将从目前的70万狂飙至200万。西北区则可获得平均13%的涨幅。高端物业市场如Watsons Bay和Palm Beach的房价将涨破800万天价。绝大多数地区的公寓都将疯狂增值。但内西区部分市场的表现将相对不济,而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最大打击的海滨物业,则有望重新崛起,因婴儿潮一代退休后更愿意到海边度晚年。
房贷机构Aussie Home Loans的西蒙德(John Symond)说,如果这种高房价一直保持下去,我们的后代买得起房的机会微乎其微。 “年轻人最好是趁现在房价还相对合理的时候赶快买房,他们不该过高估计自己未来的住房负担能力,而且应该长期咬牙坚持还完贷款。”虽然西蒙德怀疑“十年翻番”的说法是否可靠,但“即使是把预期减半,结果也够吓人了”。
APM经济学家贝尔(Matthew Bell)称悉尼房价过去20年年均增长7%到8%,而这种涨幅还会继续下去。 “由于资源产业兴旺、人口增长,澳洲变成了一个相当富裕的国家,长期发展前景也很好,我实在看不到未来澳洲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在我年轻的时候,1百万那可是一大笔钱,可现在也没什么大不了,这都是通货膨胀的错。”
除悉尼外,那些人口增长强劲的城市房价也将大涨。柏斯房价未来十年预计将跃升12.3%,涨幅最大;其次是布里斯本(11.6%)和墨尔本(10%)。贝尔表示,受资源拉动,柏斯和布里斯本的收入水平很高,是投资房产的好地方。而新州工资现在的涨幅只有5.4%,很难跟上房价上涨的步伐。澳洲房产联合会(HIA)表示,如果新屋营建没有改善,2020年澳洲将短缺46万6千套住房,而悉尼将额外需要1万3千套住房。
国外专家对勘查的回顾与看法
我们在2001年出版的《国外矿产勘查形势与发现》(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001)中介绍了J.D.洛厄尔、H.T.达默特等国外著名矿产勘查专家对勘查的回顾和看法,许多是他们的宝贵经验之谈,仍值得重视和参考,这里不再重复。下面介绍一些专家在最近几年发表的看法,供参考。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织(CSIRO)专家2004年论述近年澳大利亚贱金属矿床勘查的主要趋势是:①已知矿区仍是勘查的好地方,主要在其边部(包括外围)和深部,如新南威尔士州的卡迪亚斑岩型铜金矿床附近发现的里奇韦铜金矿床,西澳大利亚州GoldenGroves矿区火山岩容矿块状硫化物矿床的不断发现等;②1980年以来金是勘查的重要目标,现在金是某些贱金属矿发现中的基本金属组分(如卡迪亚和里奇韦矿床,铁氧化物铜金型矿床等);③露头矿和近地表矿体仍有发现,但占的比例较低,这种矿体可能地表显示较微弱隐蔽,且可能被不熟练人员漏掉,或者由于呆板运用勘查模式而遗漏;④仍有大矿床发现,但像奥林匹克坝那样的巨型矿床很少发现,矿床发现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是以一些地质假说(从得到很好证明的经验性观察结果到成矿的成因模式)为基础,运用多学科的勘查方法(地质观察与物化探等技术的结合)。
值得指出的是美国西部一些勘查程度较高的州(如亚利桑那、内华达等)近年也仍有大矿床发现,如埋藏颇深的较大而富的Resolution斑岩铜矿床(2001~2003年勘查发现)和2003年发现的科特兹山大型卡林型金矿床。
2005年4月AMIRA(由67家公司组成的国际矿产工业研究协会)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第6届勘查管理者双年会得出一个主要观察结果,那就是过去30年贱金属矿发现总体呈减少趋势,21世纪尚无重大发现。澳大利亚西部矿业公司(WMC)勘查总经理B.Suchomel指出,过去30年勘查费用增长,但发现率减半,发现的矿床规模减小,单位金属的发现成本增加了2倍,这一时期储量大部仍保持着,但主要是在矿山和有生产矿山的地区中,今后可能不能长期保持下去。他提出了扭转这一局面的两项预案:①新地理区勘查;②更重要的是新的成矿理论和(或)勘查技术的根本改进。他的这一观察结果引起了Placer Dome公司总地质师G.Hall的共鸣。Hall说金矿勘查的趋势和问题也类似。他也认为欲提高勘查成功率就要有新技术和新的成矿理论,装备制造方面也需要一些新手段,包括钻探和覆盖层下(包括深部)的勘查技术。代表们高度一致的意见是需要有理论和技术的突破,而不只是一点一滴的改进。代表们提到非油气矿业界在理解矿产资源的形成、运移和聚集作用过程方面,以及在风险评估的应用方面落后于油气业界一大截。之所以有这些问题是与许多发达国家大学地质科学系和采矿工程系的收缩有关。目前趋势表明,现在的人员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更无力为矿业界今后的发展提供支持了。
如果说大家对勘查部门面临的问题有广泛共识,那么对解决办法更有广泛共识,那就是大大增加合作研究。TeckCominco公司首席地质科学家J.Thompson指出,大公司将继续进行某些特定的研究,而合作研究则要注意研制出方法论、矿床表征、区域综合和数据收集的更吸引人的途径。公司研究趋于集中在那些可以查明的和可以达到的方面,而合作研究适于更为广阔的、多学科的途径(在那些更可能出现令人惊奇的地方)。勘查部门需要突破,加强合作是取得成就的惟一途径。加拿大联邦政府机构自然资源部和地质调查局重视加拿大矿产勘查工作并给予支持,过去几年所进行的地质科学工作提供了下一个十年促进加拿大勘查的基础信息。
在2005年春举行的加拿大找矿人和开发者协会年会上,与会者也提到矿业生产是一项商业业务,勘查是找宝。小公司的存活在于其质量——要有极好的项目、极好的人才,并且能高水平地去实施勘查项目,这样其经济上的成功就只是时间问题。近年勘查的最大变化之一是更集中注意于“团队”而非一两个人的努力,这是因为要处理的数据量大、勘查技术复杂。然而,也不能忽视个人的作用。过去10~15年忽视了勘查人员的成长和发展,矿产勘查人才的断层在令人震惊地扩大,合格的勘查人员全球短缺,恢复勘查人员的能力是绝对关键的事情。
这里介绍里奥廷托公司前主任经济师Phillip Crowson在2003年关于勘查的某些论述。他认为勘查是一种投资形式,是高风险的,并且可能有成功发现导致的高回报。它不是平顺地前进的,是由资金可得性和预期回报这两方面的变化所驱动的,而这两方面又常常是受当时价格水平影响的。勘查费用是周期性变化的,是对各类矿产市场条件滞后的响应。它也随时尚和新发现而变动。在处女地区的初始发现,或者根据新的地质模式,或者应用新技术,可以促进一波仿效性的勘查。20世纪80年代在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铀矿勘查的兴盛,90年代在加拿大西北地区的找金刚石热,70年代在澳大利亚的找镍,90年代晚期在加拿大拉布拉多的找镍,以及沿整个太平洋周边地区找浅成热液金矿的热潮都是例子。
勘查花费本身不是终结,而是增进关于地球地质构成的知识,其最终目的是增加已知的可经济开采的矿产资源的储备。费用投入增加了知识和项目的储备,或者是增加了未开发的矿石储量。在任何时候都有过去勘查活动证明了的大量已知但未开发的资源。推测的需求增长率的下降,或者价格的疲软,会对勘查经费有明显影响。
然而充裕的未开发资源本身不是勘查费用减少的足够理由。过去的勘查是受与目前不同的当时的一些因素和价格所影响和指导的。但是,劳动力、能源和资本的相对成本很少会是固定不变的。发现的矿床在一组相对价格下看来是有经济价值的,但随着成本的变化可以成为不够经济价值的。而且技术在不断演进,新矿床也在被发现,有时这些也能改变竞争态势,使已在生产的矿山变成不经济,更不要说未开发矿床。已知存在的资源并不足以保证其成为支持有利可图矿山的矿石储量。
许多勘查费用是没有产出的,甚至在考虑了其自然包含的风险和不确定的情况下,也代表了资金的一种浪费。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早期在非洲、欧洲和美国用于铀矿勘查的大量资金是这种浪费的例子,这种花费的产出率和成功机会相对于花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勘查费用来说是很低的。不过这种花费不仅仅是为了找到铀,而是从战略上考虑要在特定地区找到铀。
还应强调勘查是一连续过程。后来的发现往往建立在早先一些年代获得的信息基础上,很少可能去查明勘查费用中哪一部分是浪费的。即使早先的钻探结果不佳,或者发现不具经济价值,但这些结果也可能为后来的勘查人员在条件变化了的情况下所成功利用。20世纪90年代投产的许多铜矿就是多年前已发现的。
已有许多评估勘查费用产出率的尝试。最简单的方法是计算每一个发现的花费,而不管发现的大小、性质或所具有的价值。问题之一是发现很少是均匀出现的,而往往在时间上成群出现,这部分是因为技术的进步和地质知识积累在时间上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仅仅是发现数目的多少,对评估潜在经济价值是不够的。
比较精细的方法是把勘查花费与估算的发现的矿石中所含经济价值的毛值联系起来计算成功率。这要有许多假定,不仅是适当的矿产价格,而且要调整在新发现矿床中最初计算的储量系统偏低的状况。这只有回过头来才能精确估算,而这在评价大多数勘查花费时是很少有可能的。更复杂的是计算勘查费用的税前贴现净回报,这要求更多得多的数据和假设,包括产品价格和估计的开采和加工成本。
没有一种评价勘查成功的方法能得出关于矿产可得性的未来趋势的清晰结论。成功率和发现率都未表明明确的长期趋势。再者,勘查仅仅是一种增加矿产储量储备和抵消矿石枯竭的一种手段。
矿产开采、加工、利用和再循环方法的技术变化有时是重要的。例如溶剂萃取电积法(SX-EW)提取铜,最初用于对老矿山废石堆的重新开发,然后又用于对以前非经济的氧化矿石的加工。
不管怎么计算出来的发现成本的变化,确实可提供关于未来可能趋势的重要线索,但提供的结果可能被其他的影响所加重或抵消。在其他方面相等的情况下(但实际上很少是相等的),发现成本的提高会给出未来某个时候潜力不足的信号。不同国家,甚至同一国家不同成矿区之间发现成本或成功率的差异,确实提供了勘查费用经济有效性的有用数据。不过这种比较也常常由于有关确定矿产开发地的所有政治、社会和法规因素的考虑,而有重大保留甚至颠倒过来。
成功的油田发现者B.Maxted在美国石油地质工作者协会2004年年会的讲演中说:仍有许多石油有待发现,勘查者面临着关键的年代。他说世界石油资源的25%仍有待发现,因此石油工业仍有重要未来,而今后几十年特别重要。按照上一个千年末的情况推算,可以认为全球常规石油储量将在2020~2030年间达最高峰。对我们的挑战是找到这些待发现的石油,以推迟石油产能的下降并使下降变得最小。这种下降是需求超过新发现引起的。供应可能会紧张,以后将会有持续的高油价,而油价是油气上游产业发展的驱动力。
20世纪90年代的勘查趋势包含着未来勘查的信息。整个90年代在大于5亿桶油当量的巨型油气田中发现的油气合计为1560亿桶油当量(在77个巨型油气田中),找到的气为油的3倍多,而且60%新的巨型油气田在中东。90年代10年中发现的巨型油气田,40%在深水区,30%新发现的石油在非洲。90年代在新巨型油气田中发现的石油大约只有80年代同类发现合计的1/3。这延续了在70年代已确立的趋势。60年代是巨型新发现高峰的10年。到90年代新的巨型油田只占总产量的25%。在油气田圈闭中,地层圈闭重要性越来越大。在过去50年中,新发现的具地层圈闭的油气田已从占10%增至几乎占40%。决定90年代全球油气发现的几个主要因素是:①新技术,包括三维地震及钻探和生产方面的进步,使得可进行全球第三系深水三角洲体系的勘查;②新地理格局,特别是前苏联国家的开放和在欧佩克国家中国际参与的出现;③油价上涨,这可导致以前勘查地区的再开放以及新勘查地区的开放,包括那些在大陆偏远的内陆盆地或高纬度近海裂谷与被动大陆边缘;④新兴的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市场,这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天然气勘查。还有新的地质学可以通过二次勘查,在已确立的油气区研发出新的成藏组合和远景带。
就勘查的未来而言,目前可能进入了一个与以前时期具有不同特征的新时期。油价上涨可能将继续,油气业生产成本预计会继续上升。从世界范围来看,在美国地质调查局估算的6500亿桶有待发现的石油中,90%在北美以外,1/3的未来发现预计在中东和北非,1/5在前苏联、南美和中美洲,预期西非含有10%的世界未发现石油。在下一10年及以后的重要油气发现,预期主要集中在现在证实的、开发中的和新兴的油气区及其延伸部分。根据现在的结果,目前这10年可能是比20世纪90年代勘查有较大成功率的时期。决定90年代成功率的4个主要因素将再度起作用:①技术进步将使得对在大陆被动边缘已确立的第三系至近代三角洲体系的超深水远景带进行成功勘查,这包括密西西比河、尼日尔河、刚果河等三角洲体系,还有可能证明有新的三角洲体系(例如亚马孙河),也可能会出现新的深水大陆边缘远景区,明显的有东非、印度、南美东北部、加勒比海、环地中海以及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对油或气);②新的地理格局将继续演变,并勘查出新的巨型油气田,包括欧佩克国家(如利比亚)和前争议地带(如西非尼日利亚-圣多美联合开发带);③高油价能在诸如北极高纬度大陆被动边缘和裂谷、挪威北部和俄罗斯北部、非洲内部的克拉通内裂谷盆地,以及南美西部的褶皱逆冲前陆盆地,开辟更多新的勘探地理区;④新地质学与上述一个或几介因素结合起来,具有最大潜力去影响未来的油气发现(通过发展在现有油气系统中的新成藏组合和远景带,或者通过开辟新的油气区)。
2004年9月外刊登载了M.Forrest的《我们的油气探区在趋于用完了吗?》一文。他提到要认识创造性勘查人员、新技术应用和油气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提到未来的油气探区有:①地层圈闭,以地质研究与三维地震相结合,运用AVO和已证实盆地的频率分析技术;②运用地震AV0技术于中至低孔隙度储层;③详细了解过压对盖层和油气运移产生深部探区(在已证实盆地)的影响;④油井中漏掉的油气藏用现代测井和岩石物理技术再评价;⑤目前不经济的国际上“搁置”的油气发现,可能表明有一重要油气系统存在,因而在某些情况下可导致新的有商业意义油气发现;⑥更多的“盆地中部”天然气成藏组合;⑦技术人员还未想到的成藏组合和探区想法,这一点很重要。他提到在历史上有许多说法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创造性勘查人员、新技术的应用以及某些情况下革新的工程和开发系统,推翻了这种说法和教条,进而形成了成功的经济事业。他列举了几种这样的错误说法:①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在地压剖面中没有油,只有气成藏组合”;②1970年的“在地震方面有许多原由可以有强反射层,因此我们很怀疑‘亮点’技术”;③70年代后期的“在深水没有生油气源岩和砂体”;④80年代中期的“深水发现将不会有经济价值”;⑤80年代后期的“在赤道几内亚大概所有的油都已找到了”;⑥90年代初的“墨西哥湾钻探基本上是一海”;⑦90年代初的“西非海区勘查萧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