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凤汽车油价调整方案-东凤4s店
1.就在这个月底,95号汽油或将回归7元时代!
2.盈利双降,东风集团转型的路该如何走?
就在这个月底,95号汽油或将回归7元时代!
依稀记得,去年由于国际局势紧张、“口罩”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的汽油价格水涨船高,去年7月份,广东地区92号汽油一度涨至8.80元/升;95号汽油也突破9元,涨至9.53元/升;98号汽油更是达到10.67元/升。国内油价一路飙升,使得燃油车主们是苦不堪言。
好在去年年底,国内解除严格的管控后,经济得到了复苏,油价也有所缓和。今年开始,截至到目前(3月23日)为止,国内油价已进行6轮调价,共“2涨2平2跌”,以广东为例,目前92号汽油7.73元/升,95号汽油8.37元/升,98号汽油9.51元/升。相比去年来说,油价已经有了明显的回落。
值得一提的是,下一次油价调整已经确定在这个月的最后一天3月31日24时开启,据了解,目前预计油价下跌440元/吨,折合升计算为下调油价0.33元/升—0.40元/升。
也就是说,按照目前的油价情况,如果月底油价按0.40元/升下调的话,那么95号汽油就可以重回7元时代,降至7.97元/升;92号汽油则会进一步降到7.33元/升。要是油价能回落到这样的价格,那对于广大燃油车来说,绝对是一大利好。
众所周知,在“口罩”问题,以及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影响下,去年常规燃油车(不含新能源车)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2月全国常规燃油车零售153万辆,同比上一年同期降6%;2022年全年常规燃油车市场零售1487万辆,同比下降13%。从数据可以看到,常规燃油车市场销量正在走下坡路,而居高不下的油价,也只会让更多的消费者转身看向新能源车市场。
在这般不利的情况下,车企们自然是坐不住了,于是,前段时间,湖北东风系便率先打响了燃油车“价格战”的第一枪,随后全国多个地区都相继加入了这波降价潮的队伍里,进一步助力燃油车市场。
再加上这个月底3月31日油价调整,如果调整能按现在预计的那样进行,那势必能再推动一把燃油车的市场销量。这样的双重利好之下,今年上半年常规燃油车市场销量估计能迎来大幅上涨。
最后
不管怎么说,目前,常规燃油车仍是国内保有量最大的车型,所以,油价不仅会影响到现有燃油车车主的日常用车费用,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到消费者选车。如果油价一直居高不下,那肯定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去选择新能源的车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道Aut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盈利双降,东风集团转型的路该如何走?
当东风发布财报后,外界才对其3月一系列动作的原因,有了才较为具体的感知。
近日,东风集团发布2022年度财报,财报内容显示,去年东风集团营收926亿元,与2021年相比,下滑了18%;毛利为882.7亿元,同比下滑15.2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02.65亿元,同比下滑9%;净利润率为11.1%,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2.6%。
不仅如此,东风集团因降价促销而上涨的股价也迅速回落,截至3月31日收盘,东风集团股价下跌0.27%,报3.68港元,和3月的最高点相比,大跌17.49%,不但已经跌回到了原点,甚至比降价前的最低价4.01港元还要低了大约8.23%。
商用车“跳水”,新能源顶上?
东风集团在财报中表示,去年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汽车整车产业、产业链、供应链、经销链正常运行严重受阻,新能源车电池大幅涨价等不利因素远超预期,国内汽车市场面临的挑战明显增多。
受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东风集团去年累计销量同比下降11.2%,为246.45万辆。其中,乘用车销量约215.32万辆,同比下降4.4%;商用车业务受国内市场因运力过剩、油价上涨等因素叠加影响,仅销售约31.13万辆,同比下降40.4%。
销量的大幅下滑,也让东风集团各大业务板块的收入受到了牵连。比如,商用车销售收入仅386.6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5.86%;汽车金融业务收入约64.3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约85.76亿元减少约21.38亿元,降幅约为24.9%。
好在东风集团新能源业务抓住了新能源市场的增长机会,去年全年销量约32.61万辆,同比增长115.5%,高于行业近22个百分点,总体销量稳居新能源行业前四。
而这些成绩,也离不开东风集团近年来十分重视汽车领域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并不断提升核心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据了解,东风集团去年投入的80.78亿元总研发费用,有37.84亿元用于新能源研发投入,增幅达114.4%。为此,东风集团也在新能源领域形成了包含豪华(猛士?M 品牌)、高端(岚图品牌)、中档(风神等)和经济型(纳米)各层级,涵盖硬派越野、MPV、轿车、微型车各细分市场的品牌布局。
但需要注意的是,自2017年销量下滑至412万辆之后,东风集团的销量便一路下滑。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1年的四年间,东风集团销量从383万辆逐年下滑至327.53万辆,2022年,其销量仅为246.45万辆。
根据东风集团的发展规划,其今年的销量目标为300万辆,同比增长21.7%,其中新能源销量目标为60万辆,同比增长73%。这也意味着,东风集团的电动化转型仍待提速,但想要实现以上目标,单靠东风集团现有的布局还远远不够。
合资尾大不掉,转型未达预期
实际上,东风集团今年年初的销量表现,就已经反映了其当下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数据显示,今年1-2月,东风集团累计销量为29.68万辆,同比下降49%,近乎腰斩。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东风今天的合资品牌尾大不掉。”有业内人士表示,东风集团合资品牌销量占比较大,但这些合资品牌自身在新能源方向的发展又不尽如人意,对于东风的转型来说也已经成为了一种掣肘。
诚然,东风集团巅峰时曾坐拥8大合资品牌,如今2个退出合资,1个濒临退市,但即便如此,东风的合资品牌销量占比仍高达近70%。更为致命的是,占据了绝大多数的销量的东风日产和东风本田,受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冲击,也已经显现出销量疲软的态势。
而被东风集团基于厚望的岚图,在终端市场的表现也差强人意。去年,岚图品牌累计交付19409辆新车,月销量仅1600逾辆。相比造车新势力,以及其他的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仍有较大差距。
当然,随着自主品牌发展和新能源转型的不断深入推进,东风集团的经营情况或将有所改善。
一方面?,东风本田和东风日产两大合资品牌正全力加速电动化事业,将投放多款新能源产品。另一方面,东风集团也将大力推进“东风风起”计划和科技“跃迁行动”。
“东方风起”计划于2021年发布,当时东风集团提出了3个“一百万”计划:到2025年,商用车、自主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达到100万,东风自主品牌规模进入行业TOP3。这也是东风集团面向电动化、智能化做出的一次全盘转型大战略。
而今年,东风集团基于集团“1+2”平台架构的新能源乘用车将持续投放市场,商用车的产品竞争力也将持续提升。另外,猛士豪华电动越野品牌、东风纳米品牌也将正式运营。其中,东风猛士MS-1平台下的首款新车——猛士MS600已正式上市,东风纳米S3平台首款车型则将于今年9月下线,11月实现量产。
只不过,猛士的小众定位以及纳米品牌能否一炮打响、销量直线下滑如何改善等后续问题,也只有等东风集团新一任掌权者来解答。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扯扒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