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南县油价-桦甸市最近油价调整情况
1.国内油页岩研究历史与现状
2.桦甸市丰泰油页岩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公司概况
国内油页岩研究历史与现状
一、国内油页岩勘查
(一)油页岩资料成果陈旧
我国油页岩的勘探研究工作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一高潮期,取得一些基础资料和成果。由于之后我国油气田的大量发现,油页岩中提炼油气成本相对高,勘探研究进入低谷,因此,目前资料和数据陈旧,基本来自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成果。
(二)勘查规范和资源储量体系不同
以前,我国油页岩资源评价结果的提交部门很多,有地质、煤炭、石油、冶金、化工、建材等部门。每个部门采用的勘查规范和资源储量体系不同,共计勘查规范有 7种,资源储量体系 4 种,这在资料使用上造成困难。
(三)评价边界指标不一
不同时期、不同部门对油页岩资源评价采用的边界指标不一,仅含油率边界指标就有 3. 0%、3. 5%、4. 0%和 5. 0%等。其他指标如油页岩的有效厚度、面积等参数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国家现掌握的资源储量数据存在一定的不可对比性。
(四)资源预测部门多,结果相差悬殊
我国分别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和 60 年代初期、90 年代进行过油页岩预测工作,且大部分预测工作未做实际工作: 原煤炭工业部在 1959 年 (中国分省煤田预测图)预测油页岩资源量为 20 485 亿 t; 抚顺石油研究所在 1962 年 (中国油页岩资源调查报告)估算远景储量大于 4 000 亿 t; 据王慎余等 1990 年 (矿产资源战略分析—单矿种分析系列课题成果)预测油页岩资源量 13 698 亿 t。通过统计对比,几次的数据差别很大。
(五)勘探程度低,主要处于详查和普查阶段
我国油页岩勘探程度较低,大部分矿区都没有达到勘探阶段。油页岩查明资源储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农安、吉林省登娄库、吉林岭、辽宁省抚顺、广东省高州、海南省儋州、广东省电白、广东省茂名、辽宁省朝阳等含矿区。
二、国内油页岩开发利用现状
(一)20 世纪 50 年代繁盛时期
中国开发利用油页岩已有 70 多年的历史,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对油页岩资源投入了较多的普查、勘探力量,在历史中对我国油气资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曾占我国整个石油产量的一半。抚顺油页岩矿曾经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页岩油生产基地之一。
辽宁省抚顺油页岩矿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油页岩生产基地,于 1928 年开始兴建页岩制油厂 (现抚顺石油一厂),年生产页岩油 7. 5 万 t。1941 年开始建设东制油厂 (今抚顺石油二厂),1948 年抚顺解放后,以油母页岩为原料的石油工厂陆续恢复生产。到1952 年,石油一厂年生产页岩油 22. 61 万 t。1955 年石油二厂年产量达到 17. 1 万 t。到1959 年,抚顺石油一、二厂年产页岩油达到 72 万 t,成为我国第一个人造石油生产基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页岩油工业基地之一。
吉林省桦甸油页岩矿开始于日伪时期,曾有日本人多次到桦甸调查油页岩矿藏情况,做过少量地质工作。解放后开始小土炉子炼油。产量以 “担”计。新中国成立后属省工业厅管辖,建有 6m 高内外并热式干馏炉。后由石油工业部东北石油管理局接管,改名为东北石油九厂。进行扩建,建 10m 高内外并热式干馏炉,于 1953 年投产,年产页岩油 5 万 t。为进一步对石油九厂进行改扩建,根据资源情况计划年产页岩油 20万 t,并加工为成品油,供应吉林省的需要。为此,国家建设委员会为此成立了桦甸工业区建设总甲方,正在开始建设之际,发现了大庆油田,为集中力量加快大庆油田的开发,桦甸暂缓建设。50 年代后期地方用自己的力量开拓了北台子矿区及油页岩干馏厂,并开展建设水泥厂等综合利用工作,后来因亏损停产。
吉林省罗子沟油页岩开发利用始于 1958 年,在国家支持下,由延边州石油公司筹建了汪清县罗子沟炼油厂,总投资约 300 万元,生产页岩油 40t,由于当时设备落后及其他原因,于 1960 年停产。
广东茂名油页岩开发历史也很悠久,新中国成立之前,当地群众已挖掘浅部页岩供家庭生活用燃料,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组织了多个勘探队伍,展开了大规模勘探工作,很快就提交了金塘区和羊角区的地质精查报告及低山区尚村层油页岩和茂名油页岩精查报告,并经国家储量委员会批准,中央决定在茂名修建大型页岩油厂,并被列入苏联援建的 156 个重点工程之一。当时设计一号矿年产油页岩 2 400 万 t,生产页岩油 100 万 t,二期开发低山矿区,年产油页岩 1 700 万 t,生产页岩油 70 万 t。金塘矿于1958 年 7 月开工建设,1962 年 1 月投产,至 1992 年 “暂时停产”,前后 30 年,共开采油页岩 1. 6 亿 t,生产页岩油300 万 t,同时生产铵水55 万 t,褐煤14 万 t,油页岩最大年产量为 600 余万 t,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二)20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停滞时期
进入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我国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油页岩的作用开始下降,油页岩工业逐渐萎缩,投入的勘探力量逐步减少,目前探明的储量已不能满足油页岩工业的需要,勘探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从20世纪60年代起,大庆油田的发现,原油生产快速发展,页岩油的产量明显降低。抚顺石油工业逐步从生产页岩油转向加工大庆天然原油。1957年开工,1960年投产以开采油母页岩为主的东露天矿于1965年停产。抚顺油页岩发育的层位位于煤层之上,因此开采煤必须先开采油页岩。先开采出来的油页岩必须进行处理,堆积在地面将会对周围环境及地下水产生污染。因此,60年代后,油页岩工业一直没有停止,原因是国家给予扶持政策,每年亏损的处理加工油页岩。
其他如桦甸、罗子沟、茂名等油页岩矿或停产或时断时续的进行油页岩开发,但主要转向以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为主。
(二)20世纪90年代后复苏至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全球对能源的不断需求,石油资源的不断减少,油价飞涨,这给油页岩工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目前,全国各地都竞相开展油页岩工业。并且,油页岩开发利用的途径也多种多样。不仅作为液体能源,而且在化工、建材、农业、环保方面也具有巨大的潜力。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老油页岩矿,如抚顺、茂名、桦甸等油页岩矿区,又重新迸发出新的活力。
2004年,抚顺油页岩矿在西露天矿坑南新建一座坑口页岩炼油厂。目前,抚顺矿区现有六部120台抚顺式干馏炉,在建一部20台干馏炉将于今年下半年投产,年处理油母页岩700万t,页岩油产量达到21万t。目前,该矿以大力发展油母页岩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页岩油生产技术水平为未来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规划扩大现有页岩炼油的生产规模,引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干馏工艺,即加拿大ATP小颗粒炼油技术,采用德国克虏伯公司制造的炼油设备,规划建设7部ATP干馏装置,一期工程建设一部,年产页岩油10万t,二期再建四部,ATP生产能力达到50万t,页岩油产量达到71万t,预计在2014年完成。在此之后规划对现有炼油厂进行技术改造,再建二部ATP干馏装置。
2005年11月23日,广东粤电油页岩矿电联营有限责任公司在茂名宣告成立,标志着广东省油页岩资源开发综合利用史上一个里程碑的诞生。该公司采取矿电联营方式,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的燃油页岩发电厂,电厂规划容量120万千瓦。电厂首一期总投资约37亿元(人民币),建设2台20万千瓦燃油页岩循环流化床机组,同步在金塘露天矿配套建设年产600万t油页岩矿区。
吉林省是我国油页岩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油页岩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的注意。最初,吉林省政府和国家计划投资27亿元进行桦甸油页岩的综合开发利用,预计最高年处理油页岩1400万t。后来于2005年,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与吉林省政府签署了吉林桦甸油页岩综合开发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同时,国外的壳牌公司也看准机会,积极投资吉林省油页岩的开发。2004年12月8日,中国总理、荷兰首相鲍肯内德出席了在荷兰海牙议会大厦举行的壳牌勘探有限公司与吉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签署一份合作框架协议书的签字仪式。2005年1月,荷兰壳牌公司与吉林省签署了油页岩合作开发协议,拟采用地下裂解技术通过打井和注入添加剂直接采油。2006年5月16日,吉林壳牌油页岩开发有限公司第一口井在农安县柴岗镇开钻(据《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5月18日刊),吉林省其他地区也不同程度的掀起油页岩开发热潮。先后有辽宁省葫芦岛龙腾公司、桦甸热电厂、吉林桦甸北台子油页岩开发有限公司等投资开发油页岩资源。
辽宁省葫芦岛龙腾公司投资8亿元人民币,在罗子沟建设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工程。该工程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投资3亿元人民币,2004年11月形成年产100万t矿石和5万t页岩油的生产规模,年可实现产值1亿元、利税1500万元;二期工程投资4亿元人民币,2004年年底开工,2006年6月投产,形成年产300万t矿石、20万t页岩油的生产规模,并建成一所5000kW·h余热发电厂,年产值可达4亿元、利税1.5亿元;三期工程投资1亿元人民币,2007年年底前完成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研究所、水泥厂、砖厂、稀贵金属提炼厂等工程,届时可形成年采矿300万t、产页岩油20万t、稀贵金属5000kg的生产规模,实现产值4.5亿元、利税1.5亿元,并可拉动相关产业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间接税金近1000万元。桦甸热电厂也在积极招商引资,筹划项目总经费达42169万美元的工程。工程预计建设年产250万t油页岩的矿区,利用采出的油页岩建设年产20万t原油的炼油厂,利用炼油残渣建设10万kW的半焦发电厂,利用电厂半焦灰渣建设砌块、水泥、陶粒等建材产品项目。2003年6月5日,吉林桦甸北台子油页岩开发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吉林省油页岩综合开发项目的示范平台,是桦甸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项目总投资7100万元,年产油页岩21万t,页岩油5万t,税后利润可达1000万元以上。
此外,在其他地区,一些新兴的油页岩工业也像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山东省、黑龙江省等地都竞相发展油页岩工业。
2006年,山东胜龙矿集团计划投资的20亿元左右的“油页岩综合利用项目”年内将开工建设,预计2007年底建成投产。“油页岩综合利用项目”早在2003年就被正式纳入国家重点技术改造“三高一优”项目,建油母页岩炼油厂,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年处理能力150万t,提炼原油18万t;建一座40万kW配套发电厂,粉煤灰做建筑材料或塌陷地回填。根据目前的情况分析,预测炼油年销售收入3.24亿元,利润5911万元;年发电量22亿kW·h,销售收入7.04亿元,利润20560万元。
2002年3月,黑龙江省哈尔滨燃气化工总公司煤矿伴生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由哈尔滨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以哈计能源2002131号文件批准立项,本项目拟采用爱沙尼亚技术工艺,加工处理依兰煤矿的煤炭伴生物油页岩。爱沙尼亚维鲁化工集团现年处理矸石140万t的工业化装置正在运行,油品总产量22.5万t。共有49套矸石干馏装置,单台装置最大处理能力已达1000t/d。本项目投产后,年处理57万t油页岩,年产各类油品4.4万t。
桦甸市丰泰油页岩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公司概况
2007年7月公司投资760万元,经吉林省国土资源厅批复,对地下资源进行一次性买断,期限为18.9年。2009年7月公司再次投资3479.66万元(首期付款699.66万元),对未有偿出让部分资源储量进行一次性买断,期限为36年。
公司现有注册资本金1600万元,占地面积71000平方米,职工670人,当前主要产品为油母页岩和4#船舶油。2008年末通过长春金石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公司资产进行了评估,总资产为1579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为8914万元,无形资产6130万元,流动资产740万元,负债总额195万元,所有者权益6407万元。
2008年8月,桦甸市丰泰油页岩有限公司依据资源储量、企业的发展和生产实际情况,组建了桦甸市丰泰油页岩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是桦甸市专门从事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规模最大的私营企业,集油页岩开采、加工和综合利用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
资源丰富,地质储量大,埋藏浅,品位高
2008年丰泰油页岩矿根据企业的发展和生产实际,委托吉林省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一所进行储量核实,于12月经吉林省国土资源厅吉国土资储备字[2008]160号文批复,批复矿区面积为1.067km2,地质储量为3053.8万t。其中:111b储量157.9万吨;122b储量857.1万吨;332储量44.8万吨;333储量1994.0万吨。可采储量为2290.35万吨,共开采10个油页岩层,即1、2、3、4、5、6、7、8、9、10号油页岩层。油页岩埋藏浅,油页岩层露头在地表出露。矿区范围内油页岩层含油率高,一般在12%~17%之间,最高达20%以上。
油页岩开采方式独特,规模不断扩大
矿井原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依据地质报告及矿井生产情况,桦甸市丰泰油页岩矿委托吉林宝华公司编制了《桦甸市丰泰油页岩矿技术改造可行性研究报告》、《矿井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矿井设计开采1~10号油页岩层,设计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矿井服务年限为27.27年。
矿井设计采用片盘斜井开拓;主提升采用大倾角皮带机运输,辅助提升采用单钩串车提升;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矿井排水采用集中水仓排水;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供电等级为10千伏高压入井,井下采用0.66千伏为井下设备供电。
矿井设计采用3条井筒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即一井、二井、风井。一井集中开采1~10号油页岩层,采用大倾角皮带机提升并配备JK2.5×1.5m检修绞车。井下集中运输巷采用皮带机运输,暗绞主提升采用大倾角皮带机运输,井下运输巷采用皮带机与刮板运输机混合运输,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井下设置集中缓冲矿仓。二井集中开采矿区东部1~10号油页岩层;采用JK2×1.5m绞车单钩串车提升,井下运输采用电机车列车运输。风井作为专用风井,供矿井通风、行人、下料及安全出口等用。项目投产后,生产能力为60万t/a。矿井投产后可安排下岗职工800多人。
《矿井环境评价报告》于8月份由东北煤炭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编制完成,通过省环保总局专家组评审,《矿井环境评价报告》经评审通过。
矿井于2008年开始进行技术改造,现以完成副井筒维修改造,主井筒改造维修600m,剩余工程约200m。矿井通风系统、供电系统、排水系统已形成,提升系统正在改造中,矿井预计2009年投产。
依据设计,矿井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矿井总投资6230.96万元,其中:矿建投资1456.42万元;设备购置投资1263.54万元;安装工程投资1429.22万元;其它工程投资1330.32万元;预备费557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94.46万元。每吨油页岩投资103.85万元,投资回收期2.1年,建设期15.3月。
综合利用已初具规模,为企业发展提供后劲
桦甸市丰泰油页岩综合开发有限公司4#船舶燃料油项目是经省吉发改审批字2008299号文件批准兴建的油页岩综合利用项目,项目占地面积7.1万平方米,建设生产装置、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工程,购置相应生产设备117台套。建设地址坐落在吉林省桦甸市公吉乡公郎头村,隶属于桦甸市丰泰油页岩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本生产项目是依靠本公司丰富高品位的油页岩资源为原料,采用国内成熟的炼油技术生产4#船舶燃料油,新建20台100t/d内热式干馏炉及配套的回收处理系统,年处理60万吨油页岩,生产60000吨4#船舶燃料油和42万吨页岩半焦生产线。主产品为4#船舶燃料油,副产品为页岩半焦和煤气。炼油后产生的页岩半焦可以供电厂作燃料发电;产生的剩余瓦斯可利用燃气发电机组进行发电,发电可供4#船舶燃料油项目生产用;半焦作为燃料发电后产生的页岩灰还可以做混凝土砖等建筑材料。并配套建设废水收集处理、循环水、产品油罐区等公用及辅助系统。所采用的工艺技术具有污水零排放、回收系统间接冷却、副产品煤气可用于燃气锅炉产生蒸汽供生产和采暖使用,还可用于燃气发电,烟气实现脱硫后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等特点,符合国家环保要求,是国家支持和鼓励发展的项目,项目环评报告书已于2008年9月通过吉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的技术审查合格,吉林省环保局吉环建字2008232号文件进行批复同意实施。
该项目于2008年7月开始动工兴建,于2009年9月27日投入生产试运行。现已完成10台干馏炉和20台炉相应配套设施的整套装置,已完成投资16000多万元。其中:前期准备包括可研、环评、地勘和土方工程800多万元,标准设备和材料购置6000万元,非标设备制作和土建工程投资10000多万元。
目前,装置运行状况良好,10台干馏炉全部运行,日产量近100吨,采油效率达到设计设计能力,最高可达80%以上,截止到11月末已生产原油6000多吨,实现销售收入2500多万元。年生产规模达到处理页岩30万吨,年产30000吨4#船舶燃料油。
本项目计划2010年10月份前,计划增加投资1700万元,完成二期工程建设,建设另外10台干馏炉体工程,完善整套装置的配套建设,达到设计能力和规模。
项目建成投产规模为油页岩干馏处理能力60万吨/年,年产60000吨4#船舶燃料油和42万吨页岩半焦。按照现行市场售价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5000万元左右,利润5000万元左右,税金3200万元左右。
财务各项指标达同行业水平,具有竞争实力。
截止2008年末,企业资产1579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8900万元;负债195万元;资产负债率1.2%,流动比率17%,速动比率182%,是一个实力非常强的良性企业。主体项目拟于2009年9月份建成投产,总投资163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200万元,流动资金2160万元。项目建成投产规模为油页岩干馏处理能力60万吨/年,年产60000吨4#船舶燃料油和42万吨页岩半焦。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5000多万元,利润5000多万元,税金3200万元左右。
本项目已按期竣工投产。现生产正常。经营风险是项目成败关健。本项目因原料自供,产品的销售市场几乎不成问题,故经营风险主要是市场销售价格和生产成本两项。油页岩的市场销售价格与国内外原油销售价一样,完全随市场需求而浮动。项目建成投产达标后,生产成本中炼油加工成本占吨油生产成本25%左右,开采成本占生产总成本70%左右,成本下降20%左右,可以承受油价下跌15-20%的风险,经济效益将进一步提高。油价之涨跌,企业毫无控制的可能,但开采成本控制则完全掌握在企业手中,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强化生产、安全、成本管理,使吨油生产成本风险降低和控制。产品产量降低33%,企业即可保本。所以企业抗风险能力强,前景宏伟,后劲实足。同时还可以解决600~800人就业,为政府解决下岗职工就业问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